三百斤的廚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六十二章 讀書人的‘遮羞布’,漢廚,三百斤的廚子,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願意啊?”
董仲舒怒道“道不同不相為謀……”
楊川直接擺擺手,打斷董仲舒的‘長篇大論’,冷聲道“前幾日,皇帝來我莊子上吃瓜時,他就說的很明確,太學院是朝廷的太學院,是大漢朝的太學院,不是哪一家、哪一派的太學院。
董公,這一點,在太學院籌備之初便有了定論,你難道忘了?”
董仲舒額頭的青筋一陣突突,眼看著便要開啟‘以理服人’模式,楊川卻緊接著說道“還有你們這些人,難道都忘了?”
“皇帝說過了,若是哪個學派覺得自己牛氣沖天,比朝廷、比江山社稷、比大漢朝的千秋萬代更重要,就趁早滾出太學院!”
楊川緩緩站起身,冷冷的掃視那些大讀書人,讓自己的神情、語調等,儘量符合‘朝堂普通權臣’的人設氣質,十分冷淡的說道
“我楊川是個農夫,廚子,沒讀過多少聖賢書,對你們話裡話外的微言大義其實瞭解不多,但我總算還知道,身為大漢臣民,不想著為朝廷社稷建功立業,不為生民百姓謀取福利,就算讀了再多的書,做多大的學問,你特孃的都是耍流氓!”
“對了,你們可能不知道,我楊川曾經說過四句話,你們有些人可能不曾聽說過吧?”
“那好,今天,本祭酒承諾一句話,今後,若有人能提出更好的,這太學祭酒便由他來做。”
“走吧,咱去看一樣東西。”
楊川緩緩起身,十分穩健的走出烏煙瘴氣的‘會議室’,向太學院大門口走去。
這幾天,張安世沒閒著,早已尋人搬來一塊極為碩大的石頭,在上面刻了字,並用紅綢子蒙了,看上去挺神秘的……
“諸位,這是本祭酒請教過皇帝后,為太學院題寫的院訓,你們都是大讀書人,儘可對這幾句話指指點點,甚至,若是覺得這幾句話甚是無趣,大可自己題寫幾句,就鐫刻在這塊石頭上,如何?”
眾讀書人一臉懵逼,面面相覷,一個個的臉色都變得古怪起來。
長安城裡,誰不知道楊川小賊不學無術,連一篇給皇帝的奏章文書都不會寫,還要自己的學生張安世代筆?
一個種田的廚子,攀附權貴當上太學院祭酒也就罷了。
如今,竟敢在太學院的門口,題寫什麼‘院訓’?這不是滑天下之大稽麼?
有些人的嘴角,已然掛上一絲若有若無的冷笑與譏諷。
唯有董仲舒卻明白,楊川的這‘幾句話’,應該準確來說是‘四句話’,因為,當初他可是親耳聽過張安世背誦過……
“好了,都別發愣,上來幾位大讀書人,幫咱扯掉這片遮羞布唄。”
楊川笑眯眯的站在石頭旁邊,對著董仲舒招招手“董公,上來幫個忙?”
董仲舒深吸一口氣,憋了好幾個呼吸,大踏步的走了過來,先對著那塊石頭拱拱手,這才轉頭看向楊川“楊川公子,老夫心服口服了。”
說完話,老賊便站到楊川身邊,一聲不吭了。
其他讀書人愣住了。
其中,有道門學派的,有墨家傳人,也有名家、陰陽家之流,反正漢帝國能排上號的學派,都有人擠了進來,楊川也懶得去一一辨認。
“為了公平起見,每一個學派的上來一人,權當是給我楊川一個面子嘛。”
楊川拱拱手,再次邀請一遍,這才稀稀拉拉走上來十幾名老賊。
“好了,大家一起動手,撤掉這片遮羞布就行了。”
於是,諸位讀書人走上前去,動手扯下那片蒙在石頭上的紅綢,露出上面的四句話,卻無非是楊川抄襲了張橫渠的‘四句教’。
為天地立心。
為生民立命。
為往聖繼絕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