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斤的廚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九十二章 《論語新解》,漢廚,三百斤的廚子,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b><\/b>
三日後,董仲舒求見。
一部《論語新解》,原本只有薄薄五十幾頁,經過董仲舒的一番‘校注’,硬生生給擴充到百二十五頁,讓楊川都覺得有些意外。
“長寧侯,老夫不辱使命,這一部論語新解已然校注完畢。”
甫一見面,老賊便將手中那一部書遞過來,笑眯眯的說道“這天下學問,往往都是掛一漏萬,還請長寧侯不吝賜教。”
楊川接過那一部書,隨手翻閱幾頁,心下大致便有了一個清晰判斷董仲舒這老賊,不為人子啊,好好的一本論語,經過這三日三夜的加工,竟然成了他抒發胸臆的藉口,洋洋灑灑數千言,無論是敘事手法,還是論述之邏輯,無一不令人眼前一亮。
但是。
對於楊川來說,卻只能是眼前一黑。
草。
是一種植物啊……
“董公不愧為咱大漢朝最大的讀書人,這一筆梅花小篆,就寫得十分漂亮、工整呢。”
楊川笑眯眯的將那一本書丟在案几之上,活動活動筋骨,慵懶的說道“文解論語,對你董公來說自然是舉手之勞、信手而為之,不足為奇;令人眼前一亮的,卻還是董公竟然能將本侯胡編亂造的半部掄語融入其中,偏生給人一種渾然天成之感,委實了不起呢。”
董仲舒捻鬚笑道“主要是長寧侯的武解論語振聾發聵,令人過目不忘,說到底,你長寧侯才是我大漢最好的讀書人呢。”
二人相對而笑,看上去就十分的愜意而歡暢。
唯有楊川心知肚明。
這個董仲舒,看上去笑眯眯的,心裡頭還不知將他楊川家的十八代祖宗刨出來多少次,估計都曾想過挫骨揚灰的念頭吧?
不過,老賊也只能想想罷了。
時也,勢也,就眼下來說,無論是皇帝劉徹,還是朝野上下的其他權貴、讀書人,對董仲舒這樣的大讀書人既惹不起,也不願意去招惹,生怕落下一個‘弒殺國士’的壞名聲,可說到底,即便如楊川這般的關內侯、朔方郡太守,卻也不是任人捏拿的軟柿子,只要不是自己太過作死,董仲舒終究也不過是一介讀書人,並不能把他怎麼樣。
“長寧侯,老夫在校注這一部論語新解時,逐字逐句的拜讀過你的‘半部掄語’後,真正是心服口服。”
董仲舒繼續給楊川灌著雞湯,楊川卻不置可否。
他親手倒了一碗清水遞過去,笑道“董公,來,喝一口水,潤潤嗓子了再舔。”
董仲舒也不生氣,用指頭點著楊川的額頭,笑罵一句“也就你長寧侯敢如此寒磣我董仲舒,要是換上其他郡縣的長官如此無禮,老夫早就打出他的屎尿了。”
楊川哈哈大笑“要不是你董公,本侯還懶得去罵他呢。”
二人又一次相對大笑起來。
嗯,看上去就十分的……和諧。
春秋戰國時,有一種傳統,那就是兩個人若在荒郊野外相遇,一般都要哈哈大笑幾聲,並要大老遠的稽首施禮,以示自己心無芥蒂沒有什麼惡念;久而久之,漸漸形成一種風尚,哈哈大笑成了人與人之間的禮儀之一,其實並無什麼實質性的核心。
楊川瞅著慈眉善目的董仲舒,想想自己的人畜無害,咋就覺得有點不對味兒?
差不多就是一條老狐狸,與一條小狐狸之間的相處。
還挺刺激呢。
終於,七八個呼吸後,二人的笑聲終於停歇下來。
董仲舒拱手,正色道“長寧侯,這一部論語新解由你我二人合作而成,什麼時候可以刊行天下?”
楊川捏起那書,隨手翻看著,笑道“印一本書而已,董公莫要著急嘛。”
“咦,董公,你這一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