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斤的廚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一十二章 皇帝、算計和李廣,漢廚,三百斤的廚子,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連山,整個河西走廊不是鐵礦就是鋁礦,對了,還有後世被稱為鎳都的金川,號稱全球第一!
至於說鹽礦,光是楊川知道的,便有三四個地方產鹽,譬如青海湖出品的湖鹽,能讓漢帝國吃用一兩千年還不止……
在旁人眼中頗為荒涼的隴西郡、河西走廊、青藏高原、以及遙遠的西域之地,在楊川心裡,簡直就是一塊風水寶地。
“咱們的生意,該咋做就咋做,不過,得想辦法在物價不大漲的情況下賺點錢,要不然,皇帝便會懷疑其中定有貓膩。”
楊川想了想,還是叮囑幾句:“過段時間,我在這邊想辦法尋一處鹽礦,你的鹹魚就不用往西北這邊運送了,成本太大,沒賺頭……”
……
特殊時期,凡事從簡。
眼看著大軍就要開拔,一場前所未有的大戰還在等著霍去病和他的三千羽林孤兒,楊川在隴西郡的‘一攬子計劃’卻有序開展,並不曾因為要打仗,而將基建、農業和賺錢的生意落下。
‘首陽書院’的開學工作已接近尾聲。
楊川的生活節奏,也終於慢了下來。
教教書,育育人,適當的時候,敲打一下動不動就有點飄的三名小婦人;收收禮,會會客,偶爾還會帶著豹姐、傻雕去附近的首陽山去遊玩一回,就很是愜意。
這才是生活的真相。
人嘛,整天急吼吼的去幹事,成與不成倒在其次,關鍵是太過無趣,整天想著與人勾心鬥角,還不如提前籌備、算計,一錘定音的將事情給辦成。
隴西郡的地面上,也漸漸消停下來了。
李氏家族的幾十個分支,在楊川手中分別獲得了巨大的好處,又是爵位又是府邸,絕大多數門人子弟進入首陽書院讀書,三五年下來,怎麼著也能混個一官半職,可以說是前途無量。
故而,此間狗大戶對楊川的抬舉,也是真心實意的,只要他有所需求,一般情況下,往往都是有求必應。
那些老李家的少年人也很爭氣,在甚為繁華的臨洮新城上學時,很快就學會了不少沒什麼用處的知識……
“楊川,你這一招很是高妙。”
這一日,閒暇無事的楊川,與遊手好閒的大長門崔九在一座酒樓飲酒,眼瞅著乾淨整潔的街道上,那些李姓子弟一個個青衫長袖、儒雅風流,在經過一處勾欄時,被一群漂亮小姐姐調戲,崔九老賊讚歎一句,笑罵:“隴西李氏向來講究的是耕讀傳世,尚武成風,看看你一來,把人家的少年人都帶壞了。”try{ggauto;} catch(ex){}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