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絕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0節,民國之文豪,決絕,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傳染》這本書的背景,跟《我在百年後》一樣,放在21世紀,放在現代。只不過地點不是在中國,而是在日本。
穆瓊的這本書,寫的依然是科幻的,至少對這個時候的人來說,絕對是科幻的。
這個故事,寫的是一種可怕的細菌在人類社會肆虐。
而這種可怕的細菌的來歷,還要追溯到百年前,日本試圖利用細菌,來侵略中國。
當時他們抓了很多中國人,做人體實驗,做活體解剖,幹盡了慘無人道的事情,還往中國投放各種細菌……
當時建在中國的實驗室,幾乎是用中國人的屍骨鋪成的,而這種細菌投放出去,更是害了無數人。
幸好,他們失敗了。
最後日本人被趕出中國,他們走的時候,帶走了各種實驗儀器,以及一部分培養出來的細菌。
但這些東西在搬遷途中遺失了,沒人知道去了哪裡。
直到百年後,一群日本學生來到一個島上,無意中發現了一個空置的實驗室。
原來,當初一些“科學家”還想繼續試驗,就在某些軍官的支援下帶走實驗裝置,躲到了這個島上,還在這裡建起了實驗室,結果,他們不慎培養出一種可怕的細菌,最後紛紛感染細菌死亡。
這群日本學生從島上離開的時候,同樣染上了這種細菌。
他們回到家中,打一個噴嚏,或者和家人一起洗個澡,又或者和女友一起吃了個東西,然後他們身邊的人,就都染上了這種細菌。
故事由此展開。
日本在侵華戰爭時發動細菌戰,堪稱滅絕人性喪盡天良,別的不說,用活人的身體培養細菌,再放盡他們的血液得到細菌,這種事情,一般人就是做不出來的。
穆瓊當初曾看過一些相關的資料,當時心裡不知道有多生氣,這會兒……他總算可以在小說裡釋放一下自己的怒意了。
他將這部小說裡的人感染細菌之後的狀況,寫的特別慘。
孩子、老人、新婚夫妻……他們都不慎感染,一開始還能存活十多天,後來卻不過三四天就會身體腐爛死亡。
他們臨死前,都有未完成的心願,而這更是顯得格外淒涼,想來也會催人淚下。
比如其中一個女人,她死時最放心不下的,就是自己的小女兒,但她閉上眼睛的時候,她的小女兒其實已經出現了感染症狀……
穆瓊相信自己的小說能火,到時候……就算某個國家的某些人賊心不死,又想幹出這種事情來,應該也會受阻。
畢竟遭殃的,可不一定只有被他們侵略的國家,他們自己也可能倒黴……
更何況此時的歐洲,還對細菌非常恐懼,畢竟他們在很長的時間裡,都籠罩在黑死病的陰影裡,最厲害的一次,甚至被黑死病在六年間奪走了兩千五百萬人的性命,佔歐洲總人口的三分之一!
要知道,因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死去的人數,也就佔總人口的百分之五而已。
瘟疫是這樣可怕,若是日本還想用這樣的方法害人,一定會受到全世界的抵制。
這小說,穆瓊寫的暢快淋漓的。
現實中,這樣的細菌當然是不存在的。日軍在細菌戰中使用的細菌,用青黴素治療也沒什麼效果。
就像鼠疫,一般是用鏈黴素氯黴素治療的,這還只有早期才能治,到了後期,就要有血清才行了,至於預防,肯定是疫苗更有效。
但這是寫小說……在他的小說裡,細菌可以無比可怕,“西林”自然是可以無比神奇的。
當然了,西林要最後才會出場,小說剛開始的時候,細菌正在肆虐,一個個人死得飛快……
這種小說,在現代其實挺常見的,別說小說了,類似的電影就有無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