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絕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43節,民國之文豪,決絕,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下人們吃了。
眾人回到蘇州的時候,時間不早了,同時,已經有人準備了熱乎乎的飯菜,燒了熱水等著他們。
又吃了些東西,洗了個澡,穆瓊就和傅蘊安一起回了房間。
穆瓊已經把《蛻變》寫完了,就拿出《換身記》寫了點。
這裡沒有電燈,只有油燈,寫東西挺不舒服的,穆瓊寫了沒多少,就放下筆,早早地上了床。
“我明天要去見林少帥。”傅蘊安道。
“有生意要談?”穆瓊問。
傅蘊安道:“是的,他想要西林和槍。”
穆瓊聞言一點都不奇怪,這兩樣東西一樣能救命,一樣能殺人,都是再重要不過的。
“蘊安,除西林以外的殺菌藥的研究,做得怎麼樣了?”穆瓊問。
抗生素可不止青黴素一種,它的種類非常之多,同時,不同的抗生素,能殺死的細菌也不同。
比如說,鼠疫是細菌引起的傳染病,但青黴素是沒辦法對症治療的,必須要有其他的藥才行。
穆瓊還沒暴露自己“天幸”這個馬甲的時候,就以天幸的身份跟霍少帥說過這件事。
“我一直都有找人研究,但沒有研究出來。”傅蘊安道。當初跟著他研究西林的那些人,現在一直在研究其他的抗生素,可惜他們並沒有研究出成果來。
畢竟他們手上人太少了!
穆瓊也知道這個國家,最缺的就是人才,而沒有人才,想要研究出什麼,又何其艱難?
“將來,還是要多送一些人去國外學技術。”穆瓊道:“現在,這個世界正在發生劇烈變化,我們一定要想辦法跟上去。”
傅蘊安點頭認同,又有些無奈:“合適的人才太少了。”
“確實。”穆瓊點了點頭。
其實像收音機、手電筒之類的東西,製作的技術含量都不高,可惜他們沒有相關的人才去研究。
穆瓊這麼想著,又對傅蘊安道:“我寫在《我的百年後》裡的東西,我覺得都是有可能出現的,等以後我們手上有了足夠的人,一定要想辦法將之一一研究出來。”
他和傅蘊安如果長壽一點,指不定能活到九十年代,智慧手機興許玩不上,但電視機電腦什麼的,應該能享受一下。
說起來,霍英就非常長壽,比傅蘊安大了一歲的他,一直活到一百出頭,九十幾歲的時候,還在四處建學校建醫院做慈善。
“好。”傅蘊安點頭,又道:“我已經讓人去研究你說的電池還有別的一些東西了,可惜暫時還沒有眉目。”
“慢慢來吧。”穆瓊道。穆瓊對數理化這方面的東西瞭解不多,只記得像手電筒這樣的東西,出現的還算早,他就跟傅蘊安說了,讓傅蘊安找人研究。
可惜要把東西研究出來並不容易。
“確實應該慢慢來……此外……”傅蘊安有些遲疑。
“怎麼了?”穆瓊問。
“我想把研究所建到山西去。”傅蘊安道:“正如你說的,西邊那場戰爭遲早會結束,到時候,英法兩國必然會把目光重新放到上海。”
穆瓊深以為然:“那就建到山西去!”
按照他了解的歷史,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英法等國因為經歷了一場慘痛戰爭的緣故,都不願意再打仗,努力修生養息。
而他們修生養息的方法,就是努力生產各種工業品賣到各個國家去,而中國,就是他們用來傾銷各種商品的最主要的國家之一。
此外,他們還更加“努力”地往中國賣各種毒品圈錢。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中國的工業是得到了一定發展的,麵粉廠之類的工廠,賺了很多錢,但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這些工廠立刻就被國外的工廠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