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絕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67節,民國之文豪,決絕,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面面都是沒有保障的,頂層人士卻能用金錢買來自己的安全。
他們彷彿生活在不同的世界。
傅蘊安有事還沒過來,穆瓊就找了一個角落坐下休息,而他剛坐下,就聽到有人道:“如今這社會,俠以武犯禁,文以儒亂法……韓禛,你要守住本心,不管做什麼事情,都要想想,你做的事情,對這個國家到底是好是壞。”
俠以武犯禁,文以儒亂法?穆瓊覺得,這話還是有點道理的。
此時的軍閥,無疑是在以武犯禁,至於此時的文人……他們的出發點也許都是好的,做的事情就不一定了。
穆瓊看過去,就發現說這話的,是個拄著一根手杖,看著五六十歲的老人。
這人的頭有點禿,剩下的頭髮也是花白的,眼角滿是皺紋,臉上還有一道疤,這會兒正在跟一個二十來歲的年輕人說話。
“老師,我會的。”那叫韓禛的年輕人道。
“你做事要無愧於心,也莫要太在意外物……”這個老人緩慢而又有力地說著。
那年輕人一一應是。
“老先生你好。”穆瓊主動跟這個老人打招呼。這老人跟那年輕人說話,是在教導那年輕人,而他的話都非常正確,倒是讓穆瓊有了認識他的想法。
“年輕人你好。”這老人道。
“我叫穆瓊,是教育月刊的總編,老先生貴姓?”穆瓊先介紹了一下自己,又詢問對方的身份。
“你就是穆瓊?”那老人問,和那年輕人一起看向穆瓊:“樓玉宇?”
“是的。”穆瓊道,同時也有點不解——這老人看他的樣子,像是對他有意見……
“我是嶽朝郢。”那老人道。
穆瓊聽到這名字,算是明白對方為什麼會這麼看他了!
嶽朝郢,不就是嶽宏衛的父親嗎?
嶽宏衛那日半路想要攔下顧世培沒成功之後,又來過學校。
穆瓊當時讓人攔著他不讓他進門,然後就找人打聽了一下嶽宏衛。
他這才知道,嶽宏衛的父親,竟是個很有名的外交家,是清末最為有名的外交大臣的左右手。
不過,嶽宏衛的父親早就已經退下來了,同時,他的名聲也不太好。
而這並不奇怪。
清末,清政府跟外國人簽訂了很多條約,這些條約無一不是割地賠款的。
說實話,這些條約的簽訂,其實不能怪簽字的人,也不能怪那些外交家,按照穆瓊的瞭解,當時參與談判的外交官,絕大多數,都是在努力為國家爭取利益的。
但民眾在憤怒之餘,很容易將各種情緒發洩在那些外交人員身上。
嶽朝郢……據說就曾在簽訂了某個喪權辱國的條約之後,被人打得頭破血流。
然而,當時他和他的上司,其實已經盡力了。
穆瓊以前看民國史的時候,就覺得裡面的人的好惡,不能按著自己的想法隨意判斷,來了這個時代之後,更覺得如此,這時候對嶽朝郢,倒也不像某些人一樣,覺得他是個賣國賊。
這個國家,可不是外交家想賣就能賣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