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東南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十一章 火炮瞄準,1644英雄志,韭菜東南生,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鑄炮之外,還有一件事尤振武一直在牽掛。
用完早飯,離開鑄炮廠,尤振武腳步不停的去見王徵老先生,一來向他請早安,二來檢視鼓風機的進展,並想著快速取水的器具,一進榆林書院大門,就看見兩個將近兩米高的箱型木結構,正擺在院中,幾個老木匠正圍著它忙乎,寬袍大袖,花白頭髮的王徵站在廊下,向一個年輕學子輕聲說著什麼,那學子一邊搓手取暖,一邊不住的點頭,卻是劉廷傑之弟劉廷夔。
尤振武忙上前行禮。
見到尤振武,王徵和劉廷夔都十分歡喜,王徵指著面前的兩個箱型大物,說道:“賊人云集,老夫一日也不敢怠慢,最遲明日下午,它們就可以成了。”
尤振武圍著兩個大風箱轉了一圈,仔細觀察,發現風箱兩端各設有一個進風口,口上設有活瓣。箱側設有一風道,風道側端各設一個出風口,口上亦裝有活瓣。透過伸出箱外的杆,驅動活塞往復運動,促使活瓣一啟一閉,以達到鼓風的目的。而機杆上安裝有轉軸,透過畜力拉動,從而產生源源不斷的風力。
看完後,對王徵的設計和木匠們的手藝,表示歎服,雖然眼前的木製大風機遠不能和後世的鼓風機相比,但就這個時代的工藝水平來說,已經是達到了頂峰。以鑄炮廠的使用,完全足夠。
見劉廷夔手拿圖紙,用細毛筆在大風箱各處做著記號,刨削整齊的轉軸木料上,也是由他做最後的度量和把關,猜想劉廷夔已經學到了不少近現代的機械學,於是就著圖紙詢問,劉廷夔皆對答如流,心知劉廷夔果然已經學到了不少,而王徵的機械學後繼有人,心中不禁欣慰。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右賓兄,這機械之學,除了葵心先生,你怕是我大明第二了。”尤振武讚道。
劉廷夔嚴肅道:“不敢,有總鎮在前,我何敢稱第二?總鎮來的正好,關於火炮瞄準之學,我正想要請教呢。”
原來,在修建鑄炮廠,準備鑄炮的同時,尤振武也沒有忘記炮手的培訓。
火炮鑄的再好,沒有優良的炮手,也是枉然。
----身為九邊重鎮,榆林城中自然也是有炮手的,但尤振武經過檢驗,發現他們雖然能放炮,也能擊中目標,但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他們放炮技巧,都是口耳相傳,全靠經驗取勝,完全沒有近現代的瞄準知識,不知拋物線,不知測距,基本不使用工具,完全就是靠目測和後續的校準。
使用虎蹲炮和佛朗機炮還好,如果是紅夷大炮這種射程更遠的先進大炮,其繆差會相差很大,如果連續校準,不但貽誤戰機,也會大大浪費本就不多的彈藥,因此,非是對他們進行再培訓不可。
培訓需要教官,近現代的瞄準知識,亦需要有人傳授,而目不識丁的普通軍士是做不到這些的,因此尤振武請王徵老先生幫忙,在榆林學子中幫忙物色人選。劉廷夔就是其中之一。
尤振武笑:“正想和右賓兄探討。”
不止是劉廷夔,王徵之子王永春對火炮之學也非常有興趣,連同一位名叫連元的學子,三個人一直在學習火炮瞄準之術。
所謂的火炮瞄準,簡單講,其實就是一道幾何題的解答,炮彈從一個地點透過拋物線的方式到達另一個地點,火炮瞄準就是要測算出火炮發射時的方位和角度,算的越準確,誤差就越小,就越能擊中敵人。
火炮瞄準第一要學的測瞄,第二是計算,這些東西在孫元化所寫的《西法神機》,何汝賓的《兵錄》,以及最最重要的,湯若望與焦勖翻譯編寫的《火攻挈要》中都有記載,只不過三本書寫的都並不詳細,語焉不詳,一來是故意隱藏,免被外敵或者是居心不良的人學去;二來,確有一些是他們瞭解不到的地方。
尤振武從三本書中摘錄了一些要點,又根據自己後世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