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東南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十五章 榆林保衛戰(二二),1644英雄志,韭菜東南生,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都任老大人第一個來到桌邊,低頭仔細看桌上的大銃,贊問道:“好一杆大銃!這就是斑鳩銃嗎?”

周運回道:“正是。”

“老夫可否一試?”都任抬頭笑問尤振武和周運。

“大人請。”周運雙手端起斑鳩銃,交給都任,就在端起的那一剎,感覺他雙手猛的一沉,由此可知,斑鳩銃有相當的份量。

都任挽了挽袖子,雙手接過,但臂膀一沉,差點就將手中的斑鳩銃摔在地上,幸虧站在他身邊的尤振武早有準備,眼明手快的一把從:“老了,拿不住了。”端在手中,從銃管到槍托都仔細看,讚道:“若不是親眼相見,真不敢相信啊。當年文定先生在給陛下的奏疏中,數次提及斑鳩銃,說斑鳩銃和紅夷大炮相互配合,由遠及近,乃為防守的利器,只是因為斑鳩銃的銃管厚重,打造不易,京師兵仗局和工部都不能造,只有粵省匠人能造,但所耗頗多,以至於不能大規模的推廣,想不到今日,竟然被我榆林火器坊造出了。。”

----崇禎二年十一月己巳之變,徐光啟向崇禎帝疏言建議,“凡守城除城威大炮外,必再造中等神威炮及一號二號大鳥銃,方能及遠命中……”

徐光啟,字子先,號玄扈,諡文定。

王家祿亦是點頭贊:“是啊,文定先生在天之靈,一定會非常欣慰吧。”

李承芳捻鬚笑。

都任將斑鳩銃交給尤振武,問道:“如此大銃,打造一定不易吧?”

尤振武雙手接住,目光看周運:“周經歷,具體如何,你向方伯大人彙報吧?”

“是。”

周運躬身聽令,然後不急不緩的說道:“斑鳩銃,全重二十七斤,除木託之外,銃聲重十七斤,身長四尺二寸,連木託共長五尺五寸,銃口外圍徑過一寸三分,口徑過六分,共耗費精鐵三十六斤,十個匠人,輪班打造,前後五次失敗,歷時兩月而成。”

都任聽的點頭:“果然是不易。”

這中間,尤振武將斑鳩銃端在手中,仔細觀摩。

----二十七的份量,拿在手中,甚重,銃管四尺二寸,銃口能放進一根手指,管壁厚度一寸三分,從龍頭到扳機,看起來都十分的精緻,儼然精雕細琢。又仔細看銃管,見銃管底部刻著一個“劉”字,銃管內壁光滑,心知打磨非常到位,老劉頭他們絕對是費了大功夫了。

如此的重量,如此的管壁厚度,所有指標都是普通自生火銃的兩倍,也怪不得打造不易了。

“不錯!”

摩挲著槍身,仔細看每一個細節,見規制和形式,都如自己圖紙,尤振武難掩興奮的微微點頭。

雖然就明清歷史來說,斑鳩銃的出現好像並沒有改變什麼,關於斑鳩銃戰績的記載幾乎沒有,遠沒有紅夷大炮那般的令人矚目,但作為一個穿越者,尤振武卻清楚的知道,在同一時期的歐洲戰場上,重型火銃槍也就是斑鳩銃發揮了相當的威力,令很多人膽寒,其既能作為狙擊槍,遠距離的擊殺敵人,也能作為破甲的小炮使用,是戰場上不可多得的利器。

至於明清歷史為什麼沒有斑鳩銃戰績的記載?一來可能是數量問題,二來應該是使用問題。

當然了,斑鳩銃的記載也並非完全沒有,松錦戰役後,朝廷計劃調遣鄭芝龍援遼,鄭芝龍百般推脫,一直不動身,其中一個理由就是向朝廷索要兩百杆的斑鳩銃,因為斑鳩銃的粗重銃管,其時只有廣東的工匠能造,且每一杆斑鳩銃都所費巨大,朝廷負擔不起,最後調遣鄭芝龍前往遼東增援之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從鄭芝龍索要斑鳩銃來看,他對斑鳩銃的威力,應該是非常肯定和喜歡的。

都任看周運:“周經歷,可已經試銃?射程多少,威力幾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開局一塊封地,逆襲全靠苟

一品大金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