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一章 最後關頭的巨大問題
首席設計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四十一章 最後關頭的巨大問題,從全能學霸到首席科學家,首席設計師,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時間轉眼過去了將近四個月。
2025年的12月底,臨近1月。
對於津門市來說,這個時間段,天氣也已經很冷了,溫度時不時地都能來到零度以下。
不過,相比起這種寒冷,金烏計劃所代表的溫度,也使得每一個成員仍然保持著洋溢的熱情,尤其是他們金烏計劃的成功,就在眼前。
“第二批發電機已經到貨,並且已經安裝好了。”
林曉的辦公室中,林曉和李剛幾人正在談著話。
聽到這個訊息,林曉點點頭,說道:“第二批的話,也就相當於又有十五臺了。”
“也就相當於咱們總共有三十臺了。”
“三十臺啊!”
“嘖嘖,三十臺!”
聽到三十臺,他們的心中都不由為之感慨起來。
三十臺1000兆瓦的發電機,也就相當於三萬兆瓦,三千萬千瓦!
全部發電機全負荷執行的話,一天就能發7.2億千瓦時的電,也就是7.2億度的電!
宋濤都不由說道:“我記得三峽大壩的總裝機量也就2250萬千瓦吧?”
“是啊,而且三峽大壩執行的時候還不見得能把這2250萬千瓦全給跑滿呢。”
在場的人都點了點頭,心中都忍不住感慨著。
這一個個數字的下面隱藏的都是可控核聚變巨大的優越性。
三峽大壩當初花了兩千多億人民幣才修建成功的,而他們的金烏計劃才投了多少錢?
哦,甚至嚴格來說,他們金烏計劃都沒有投錢,完全是靠另外一邊賺的錢就支撐下來的。
當然,其實賬也不能這麼算,要從他們華國開始投資可控核聚變研究的開始算起,而這樣算起來的話,他們也算是總共投入了上千億,或許和三峽大壩差不多,也可能要更多。
不過即使再多上幾倍,也都是可以接受的。
畢竟,“你們可不要忘記了,我們可是要為京津冀整個經濟圈提供電能的。”
這時候,林曉笑著開口道。
其他人也都點了點頭。
李剛開口道:“去年京津冀三地總用電量高達七千億度電,也就是說,我們每天必須發夠20億度電,也就相當於裝機總量至少也得達到8500萬千瓦的裝機量,而且還得全部跑滿。”
“總感覺,有點不現實啊。”
林曉攤手道:“是不是感覺就像信口胡謅出來的資料?”
“確實。”
林曉哈哈一笑:“反正在咱們這個世界,就是這樣就行。”
“當然,反正暫時可以肯定的是,等到咱們這個建好後,上面也肯定會繼續搭建更多的聚變堆,而且到時候,用電量肯定也會進一步暴增,到時候肯定不是咱們這裡一座反應堆來維持了。”
“嗯。”
在場的人都點了點頭,確實如此,等到金烏反應堆建好之後,用電量肯定是會巨幅提升的,這是商業執行模式所註定的事情,當商人們見到生產成本下降,利潤得到提高之後,首先想到的自然也就是加大生產效率和速度,更好的利用降低的成本來賺取更多的利潤。
“不過,到時候,恐怕也會有一大堆人要因此失業咯。”
李剛忽然感慨一句,然後將目光投向了他們眼前所使用的那個電暖。
其他人也都同樣轉頭看向了他們所使用的那個電暖,然後點了點頭,對李剛的說法表示了認同。
天氣很冷,所以他們辦公室中所使用的也就是這種電暖。
他們這裡沒有裝什麼暖氣,因為按照林曉的說法,等到他們這裡成功點火之後,到時候就完全可以用汽輪發電機裡面燒開的熱水來提供熱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