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55節,權臣,沙漠,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兩艘船加起來不過七八十人,每艘船上都立著一根高大的旗杆,上面飄揚著一面大旗,其上則是畫著金色的大葫蘆。
兩艘船的樣式與中原船隻的樣式大不相同,雖然倭之丸貧瘠落後,但是船隻的樣式倒也美觀,在兩艘船的船舷邊上,每隔一臂距離便會插著小旗子,上面清一色都畫著金色葫蘆,而每隔三步之遠,便有一名倭人武士如石像般站立,左手拄一長槍,而右手則是按在懸掛在腰間的刀把之上。
他們的盔甲與中原武士也大不相同,相比起中原武士銅皮鐵片所制的盔甲,倭人武士盔甲上的銅皮鐵片分量極少,主要是以竹篾製作而成,只是這批武士的頭盔卻很是嚴密,將整個頭部緊緊護住,甚至有些都將面部護住,只留雙眼和嘴巴。
更為古怪的是,這些武士的背上俱都插著一支小旗子,高過頭頂,在海風中嘩嘩作響,上面也是畫著金色葫蘆。
兩艘海船,放眼看過去,大小旗幟滿眼,頗有些氣勢。
月色之下,兩艘倭船緩緩向前,瞭望塔上的倭人武士自然沒有韓漠船隊所擁有的望遠鏡,他們只能派出目力極好的船員在瞭望塔上時刻注意著海上的動靜。
兩艘船在這片海域遊蕩,只因為他們十分清楚這是燕國商船去往南洋的必經之路,只是經過上次一戰,燕國商隊鎩羽而歸,短期內只怕是不敢再過來了。
船艙之內,一名年過四十的粗猛匪首盤膝坐在一張軟墊之上,盔甲則是掛在一旁,在他身後左右則是盤膝坐著兩名盔甲武士,不動如山。
這匪首發額頭前段光禿禿的沒有一根頭髮,呈半月形的禿頭之後,則是編著極古怪的髮髻,與禿頭成四十五度角,與中原人髮髻大不相同。
此時這匪首正端著酒碟,雅興十足地品著清酒,而在他面前則上演著倭之丸國的能樂,這是一種很詭異的舞蹈,兩名穿著奇裝異服的舞者在並不寬敞的船艙內如同機械般跳著詭異的舞姿,口中卻又發著如同怨靈一樣的叨叨聲,讓船艙內籠罩著一種陰森的氣息。
只是那品酒的匪首卻看得津津有味,甚至搖頭晃腦,顯然對能夠在這種環境下還能品賞這樣的節目很是滿意。
……
正當這位匪首興趣高漲之時,忽地一名甲士飛快地進入了船艙之內,單膝跪下,嘰裡咕嚕地說了一通話。
匪首臉色驟變,將手中的酒碟扔在地上,豁然起身,張開雙臂,他身後的兩名武士迅速地取過盔甲,極其熟練地為匪首穿戴衣甲,等到身上甲冑穿好,一名武士小心翼翼捧來頭盔,這是一具極其怪異的頭盔,上面豎著兩根又大又長的鹿角,等到穿戴整齊,這一身盔甲掩蓋下的匪首倒也是威風凜凜,他大踏步走出船艙,來到了甲板之上。
甲板之上,倭人武士們已經嚴正以待,一名武士靠近過來,向匪首又稟報了一番,那鹿角匪首快步走到船首,向前方張望,只見月光之下的海面上,隱隱出現了幾處黑影,那黑影也正緩緩向這邊靠近過來。
匪首又仔細看了片刻,頓時顯出吃驚之色,回頭叫了一番,塔樓上的船員立刻揮動旗子,船上一時間人來人往,而底艙則傳來一陣陣吼叫聲。
很快,兩艘倭船便已經調轉方向,準備撤離。
他們的職責便是在海上打探燕國船隊的訊息,一旦遭遇,便要以最快的速度撤離,回報倭軍主力,雖然他們面對的只是燕國商船,但是此前的幾次交鋒,也讓他們體會到這支商船隊不是普通的生意人,他們的船員都是悍勇善戰,所以憑藉兩艘船不到百人的兵力,這兩艘探船絕不敢於燕國商船隊正面交鋒。
但是他們對於擺脫商船隊的追擊是十分有信心的。
燕國商船的航速,他們已經十分了解,雖然大部分的倭船比不上商船航速,但是派出來的這兩艘探船,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