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72節,權臣,沙漠,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軍帶來麻煩,而且這些土地實際上也將變成大燕國的土地,土地上的黎民也將是大燕的子民,安撫百姓收服人心自然也是緊急要務。就是於私來說,韓玄齡也不忍看到魏國的百姓因為這場戰爭陷入悲慘境地,他聽得稟報,心中甚是難過。
他召集了一批以汪敬衛為首的魏國降臣,商議起了如何穩定魏國南部局勢,好在這群降臣之中,倒也不乏才幹之士,獻計獻策,韓玄齡集思廣益,又思慮兩日,終是頒下了軍令,公告魏國原有的地方官吏各歸其位,依然擔任原來的官職,其責便是平定當地的匪患,安撫難民。
魏國官員幾乎人人都覺得魏國被滅後,自己也必將遭受滅頂之災,京中的官員跑不了,每日裡膽戰心驚惶恐不安,但是地方的官員們早就隱匿起來,希望躲過一劫。
但是誰也沒有想到,燕軍竟然會有這樣一道命令傳下來。
能夠保命,而且還能夠官復原職,如此美事,誰不希望,如果燕人這道命令是真的,自然是官員們求之不得的事情。
實際上對於大多數官員來說,做燕國的官和做魏國的官並沒有多大的區別,只要有權勢在手,能夠過上錦衣玉食的好日子,那才是真正的東西。
但是命令雖然頒下來了,魏國的官員卻並不相信,不少人心中只覺得這是燕人的計謀,是想要用這一招引蛇出洞,將隱匿的官員俱都引出來,然後再一網打盡永絕後患。
十人之中,倒有九人存了這樣的想法,所以命令頒下後,一開始倒並無起作用。
好在地方官員眾多,雖然有不少官員隱匿的很是安穩,但還是有一小撮官員在逃命之中,被民匪搶劫,有些連同家小一起丟了性命,亦有丟了所有錢財只剩下性命的,聽到這道命令,雖然猶疑,但是已經是錢財官位盡失,還不如就此賭一下,若是真的,就能官復原職東山再起,若是假的,大不了送上一條性命而已。
於是,便有一部分官員趕往京都城,而韓玄齡早就設立了專門的衙司處理此事,官員到達後,便有專人接待,登記在冊,隨即便發放令符配上隨從,趕去原職赴任。
如此一來,用不了幾日,這衙司便成了最為繁忙的處所,每日裡都有趕過來的魏國地方官員,韓玄齡令人從魏國的吏部衙門取出官員名冊,一一核對,若是一切真實,便即發赴地方任職。
韓玄齡這般做,不論官員品性讓他們官復原職,也是迫於無奈之策,當前戰事遠沒有結束,燕軍雖然掌控了魏國的京都城以及京都城南部地區,吞下了大半個魏國,但是慶人的主力卻已經集結在山北郡,雖然慶軍在攻魏之戰中損失慘重,如今還出現後勤補給嚴重不足逇狀況,但是他們終究擁有龐大的軍團,而且身後還有一個完整的慶國,燕軍始終要面臨這北方的壓力,不可能在這個時候就開始對魏國進行戰後重建的工作。
也正因如此,他只能暫行此招,如今要從燕國調派官員前來就任,那當然是不現實的事情,而魏地卻必須要穩定下來,這些魏國官員對魏國地方的狀況十分了解,用他們進行平定匪患安撫百姓,那定然是駕輕就熟。
雖然這樣存在著某些隱患,但是比起任由魏地繼續混亂下去,這樣做顯然利大於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