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89章 燕山陰兵,荒野妖蹤,玉柒,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下打量一下,哪裡陰氣最為強盛,我們就往哪裡走。”
他這一說,我們幾人立即四處搜尋,過不出瘋老頭所料,我們所立的地點往北大約兩千米左右,有一道山樑,山樑之後陰氣瀰漫,幾人對視一眼,也不用招呼,直接向那山樑所在之處掠去。
這個方向並無可覓的山道,只好開荒而行,好在多是樹木,荊棘倒不算多,久在山中行走的人都知道,對行程最大的阻礙,並不是樹木,而是那些滿山遍野的荊棘叢。
幾人魚貫而走,我走在最前面,薛冰其次,瘋老頭中間,千影隨之,馬平川殿後,迅速移動,三四里路的路程,對我們來說並不是難事,片刻即到了山樑之前。
就在這時,山樑之後忽然傳來兩聲戰馬嘶鳴聲,隨即就響起一陣鼓聲,瞬間人聲鼎沸,有人大喊道:“有敵來犯!大家戒備!”
我們全都一愣,這還隔著道山樑呢?難道就感應到了我們?這不大可能啊!隨即山樑對面響起一陣刀兵相接之聲、廝殺聲、吶喊聲、慘呼聲、聲聲入耳,亂成一團。
我們急忙飛身直掠而上,向山樑上奔去,一到山樑之上,視線頓時開闊了起來,山樑之後,是一道峽谷,在峽谷之中,有兩支兵馬正在廝殺,已經留下了一地的屍體,鮮血幾乎染紅了整個峽谷,在月光下看來,尤其觸目驚心。
一方穿著打扮,似是大明時期的官兵,身有鐵甲,武器制式從長刀到長槍都有,為數眾多,約有萬餘人,領頭的是個鐵盔鐵甲的將官,手使一杆亮銀槍,踏步而行,東挑西戳,十分勇猛。
另一方則是遊牧民族的裝扮,看著應該是蒙人,全是輕裝便衣,手持統一制式的彎刀,人數上明顯少了許多,最多兩千左右,只是這些傢伙人人驍勇,個個彪悍,除了那個將官之外,一照面幾乎都是單方面的屠殺,人數雖然不對等,卻完全呈出一面倒的趨勢來。
那大明將官眼見自己一方的兵士不斷倒下,大聲喊道:“撤,從谷口撤走,和李將軍匯合!”大明兵士一方奔就節節潰敗,他這一喊,更是兵敗如山倒,兵士紛紛奔逃。
話剛落音,從蒙人陣營之中已經衝出一人來,手持一把彎刀,向那大明將官一指,用半生不熟的漢語喊道:“這是李景隆座下先鋒官廖延郎,燕王有令,取其首級者,賞十金,馬十匹,羊百頭!”
他這一喊,頓時就有十數個彪悍蒙人圍了上去,那廖延郎倒也勇猛,一杆亮銀槍使的風輪一般,出如怪蟒出洞,掃似狂風捲落葉,以一人之力,獨擋十幾把彎刀,竟然絲毫不見敗象。
就在這時,谷口忽然有躥出一股蒙人來,也有千餘眾,直接攔截住那些逃躥的官兵砍殺,那些官兵本就被打散了隊型,嚇破了膽囊,哪裡是這些蒙人的對手,紛紛被砍死砍傷,慘叫聲不絕與耳,場面異常血腥。
那廖延郎一見,目眥欲裂,怒聲喊道:“我和你們拼了!”一杆亮銀槍一連挑了兩三人,卻又有更多的蒙人衝了上來,將他團團圍住。
好漢架不住人多,猛虎敵不過群狼,在數十把彎刀的瘋狂砍殺之下,那廖延郎片刻就已經血染戰袍。
這時有兩名偏將也帶著數十名官兵也闖了過來,護住那廖延郎,邊戰邊走,向谷口退去,可谷口已經被蒙人佔據,形成了合圍之勢,哪裡還走得脫,那些官兵瞬間已經被砍殺過半,那些蒙人則個個奮勇爭先,圍著僅剩的十數人猛砍。
我在山樑之上看的心驚膽寒,雖然在鷹愁澗之時,我已經見識過戰爭的殘酷,可鷹愁澗那裡的場面卻因為先天一脈的人數太少,雖然同樣殘酷,卻遠沒有這上萬人糾纏在一起廝殺的場面更加令人驚心動魄。
其餘幾人根本就沒見識過,更是一個個都嚇白了臉,雖然都明知道這僅僅是鬼戰而已,卻仍舊震撼莫名,要知道戰爭之殘酷,確實遠非我們奇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