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節
東一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29節,回到三國的特種狙擊手,東一方,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傳說的字,字‘子魚’)、司馬徽都還是中年人,最多四十左右,上一章寫成老年人了,抱歉,小東會將其修改過來。
第八卷 招賢納士 第444章 目標,襄陽
海棠書屋 更新時間:2011-8-12 5:40:07 本章字數:4660
司馬徽,字德操,潁川陽翟縣人。
他曾在潁川出院教學,和潁川書院的許多名士有聯絡,如郭嘉、陳群、戲志才等人。因為北方戰亂頻繁,潁川又是戰略要地,戰火紛飛,故此司馬徽舉家南遷,寓居襄陽。他抵達荊州後,和龐德公搭上關係,迅速成為荊襄清流名士中舉足輕重的一個大人物。
演義中,司馬徽出場的最大作用是向劉備舉薦兩個大人物,其一是諸葛亮,其二是龐統。因為司馬徽的介紹,讓劉備對荊襄人才中的頂級謀士有了一定的認識。正因為如此,才有劉備三顧茅廬,隨後崛起荊州。
司馬徽是荊襄兩大巨頭之一,另一人則是龐德公。
龐德公,荊州襄陽人,是荊州本地士族的領袖。他才華淵博,學識冠絕荊襄,和荊州有名氣的人都有一定的關係。
譬如,鳳雛龐統是龐德公的從子,臥龍諸葛亮的姐姐嫁給龐德公的兒子龐山民,徐庶、崔州平、司馬徽等人都是龐德公的座上客,關係密切。龐德公即使沒有出仕為官,卻有著巨大的影響力,他的一舉一動,都能影響荊州的局面。
荊州牧劉表穩定局面後,將荊州官署從武陵遷往襄陽,曾經數次請龐德公進府,想要請龐德公出仕為官,都被龐德公拒絕。
龐德公和司馬徽,兩個人雖然都是布衣之身,卻能引導荊州的輿論力量。
三國時代,清流名士佔據非常重要的地位。
歷史上,曹操遷都許昌,孔融入朝擔任將作大匠,升任少府,後又被封為太中大夫,在許都擔任要職。然而,孔融屢屢反對曹操的決定,多次在公開場合使曹操難堪,最終被曹操株連全家。
孔融此人,不僅是孔子的二十世孫,而且學識淵博,是當時的清流名士的一面旗幟。曹操誅殺孔融全家,使得曹操和士族清流決裂,這也是曹操不得不啟用寒門士子為官的緣故。
由此,可以看出清流名士的地位有多大。
龐德公和司馬徽,便是荊州的兩尊龐然大物,掌握著荊州的輿論力量。
王燦面對兩人,不得不慎重。
他深吸口氣,長身揖了一個大禮,抱拳說道:“不曾想,竟然碰到名冠荊州的龐先生和司馬先生,久仰大名,兩位先生裡面請。”
王燦大袖一揮,擺手示意司馬徽和龐德公先請。說話的時候,並沒有提及剛剛黃忠擋在門口,並且一招擊敗裴元紹,又和典韋大戰一場的事情。這樣的做法,讓龐德公和司馬徽暗暗點頭,心中升起一絲好感。
司馬徽此人,有個‘好好先生’的稱號,有人問起某事的好壞,他便說‘好’,絕不會說‘差’。當然,這僅僅是一點趣事,無足輕重,卻透出此人性格比較隨和,並不會裝大牌,擺架子嚇唬人。
司馬徽微微一笑,擺手道:“請!”
王燦隨兩人一起往燃燒的篝火旁走去,雙方你死我活的爭鬥,因為王燦沒有提及,無形中消弭不見,並沒有引起什麼爭執。
隨王燦一起一起進入屋子的人,還有典韋、裴元紹、典氏和典滿。四個人先後走進來,卻並沒有和王燦一起在龐德公席地休息的地方坐下,而是選擇在離王燦不遠的地方重新點燃一堆篝火,再清掃乾淨地面,鋪上乾草和被褥後開始休息。
典韋坐下後,見黃忠拎著九尺長刀坐在大門口,好似一尊門神飽受冷風吹打。
他站起身,把黃忠喊到篝火旁坐下。
三個人,相對而坐,卻默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