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36節,梟臣,更俗,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雜學,對他而言,也是不斷學習,不深加深對這個世界的瞭解,認識到這個世界雖然還沒有產生出他所熟悉的後世科學體系,但傳統匠術及雜學的積累,實際已經達到天花板的水平了,很多時候,他只是充當催化劑的作用。
也恰恰是傳統匠術積累到如此的水平,林縛催化新學、新匠術的發展,才會如此順手、順利,他所提出的一些新概念,才會給宋石憲、姜嶽、趙舒翰這等人物理解、接受,才能經這些人物紮根在傳統的基礎之上,使得新學體系的雛形輪廓越來越清晰可見。
林縛在春暮夏初之時,提出重新解析儒學的問題,經趙舒翰、姜嶽、葛司虞、宋石憲雜學宗師以及左承幕、胡文穆等儒學大匠數月來的討論,初步提出新學嫁接傳統儒學之上的變通之法,但也引起各方面激烈的爭論。
這種爭論沒有三五年不會停息下來,林縛也不以為意;但也為傳統士紳找到一個發洩口,能實際消弱傳統士紳勢力的力量,林縛也就沒有刻意的去壓制爭論,而是儘可能的創造條件,使新學的聲音越來越大。
新舊學的爭論,最為明顯的好處,就是宣政司所掌握的郵報銷量激增,從最初的旬日一期、一期八版小頁,發展到今時的五日一期,一期八版大頁。郵報刊載的內容也越來越豐富;刊載內容,也是從政令之宣達,拓展到時政紀要、評述、新舊學之爭論、新學之宣講以及海外諸國的博覽綜觀。
透過郵傳體系,郵報的發行已經滲透到江寧所轄管的每一個縣。即使最遠的縣,也能在三天之內看到最新發行的郵報。雖說每份郵報的售價,高達一角銀元,每期三萬份的印數,還是時時供不應求。
雖說宣政司與郵傳司核算時,一份郵報僅計四分銀元,多餘的計為各地郵傳的收入,以彌發行、銷售之耗。
即使如此,發行郵報到今日也成了一樁相可觀的收入,一年七十期郵報,三萬份的發行印數,淨利差不多也有三萬銀元。
郵報之利,雖說跟利潤豐厚的海貿無法相比,但林氏當年控制上林裡及周邊大片土地裡,林氏一年的淨利也就三萬銀元左右;不過林縛還無意放開報禁。
*****************
上午的伏火弩演射是為陸地射擊,下午的演射則是戰船海上演射。
津海級以上的大型戰艦,還沒有裝備伏火弩,不過崇州船場早就製造了多艘集雲級新式戰船,新式戰船裝備有伏火弩,目前主要作為海上試驗所用。
此時這幾艘新式戰船,目前作為靖海水師特別旅而存在,由副指揮使楊釋直接領導,在參與伏火弩試驗的同時,靖海水師也必須要逐步適應及積累新的海戰戰術。
火炮在陸地發射與海船上發射,有著極大的不同,沒有相應戰術及技術的積累,一下子就造津海級以上的新式戰艦,顯然是不現實。
一艘津海級鐵骨戰船,基本造價就要四萬銀元;而新式的津海級戰船,初期造價達到二十萬銀元,甚至更高,都不是太難想象的事情。
新式的津海級戰船,要能部署更多的伏火弩數量,甲板之下要增加一到兩層艙室;由於要在艙室裡裝備伏火弩與滑軌,內部結構的強度及防火性則要提出更高的要求;面側舷十數門甚至數十門伏火弩齊發,為了不使巨大的後挫力引起戰船的側覆,則對戰船的平衡性也將提出更苛刻的要求——這種種要沒有前期的經驗積累,也很難開發合格的新式大型戰艦來。
新式戰艦的設計、開發,林縛點名要楊釋作為軍方將領直接主持,而不是由船政司獨立負責,用意就在這裡——沒有海師的經驗積累,僅靠船政司閉門造船,是造不出新式戰艦的。
林縛及高宗庭、林夢得等人,坐林縛的座船林政君號出海觀看海上演射——海上演射的結果更是差強人意,雖然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