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23節,梟臣,更俗,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年所積累的聲望,與殖商銀莊一起從夷州、泉州等地自行籌集數十萬兩銀募幾千農戶去經營盧加島,也不是沒有可能。
林縛又與孫尚望說道:“僅設盧加都督府還不夠,在婆羅與柔佛之間,需要設一水師基地及都督府,你看什麼地方合適……”
柔佛海峽,即後世的馬六甲海峽,是南洋航線通往芨多王朝的必經之地,唯有在柔佛海峽附近建設一座水師基地,才能使南洋商貿航線順利的往芨多王朝延伸。
此外,婆羅國即後世的印度尼西亞,在前陳時又給稱為金州國,以境內盛產黃金而聞名——林縛要行新政,需要大量的貴金屬充當貨幣,無論是貿易滲透也好、強取豪奪也好,樞密院此時都需要能夠直接利用婆羅國的金銀礦資源。
其實除了婆羅國的金銀礦之外,出海南洋的商船給林縛帶來兩樁更緊要的婆羅物產,叫林縛異常重視對婆羅國的貿易滲透。
一是婆羅火油、一是婆羅山灰。
所謂的婆羅火油,就是石油。而婆羅國的石油儲層很淺,很容易開採,而且油質極好,不用提煉就能直接用作燈油。婆羅國地方已經習慣開採石油用作燃燈,在南洋傳為婆羅火油。
林縛此時還想不到石油有別的用處,也許是內燃機發明之前,石油的用途不會太廣,但僅僅是用作燈油,利益就極大,而運來江淮地區販售,成本很低。
要是大規模的設礦井進行開採,成本還將大幅下降。
為了導航燈塔能有更強的照明光源,淮東甚至從悶燒煤的殘餘油渣裡提煉輕質油物,成本是婆羅火油的二三十倍之多。其他不論,淮東在鶴城、長山島、海州等地設立的幾十處大型燈塔,每年僅火油耗費就要用掉上萬銀元。
改用婆羅火油之後,燈塔燒油的成本驟減到十分之一。
林縛記得東北有石油儲存,但儲油層很深,千米之深的儲油層顯然不是眼前的技術水準能開採的。
眼下以蜀地打井開採鹽滷的技術極深,鹽井最多隻能打到巖下一百丈深的程度。
西域應該有淺層石油,史書及雜史也記載西域有黑火油產出,應該就是石油,但陸路運輸的高昂成本,想要在江淮用上西域開採出來的石油,想想就會叫人崩潰。
從婆羅國到揚子江口,雖說有萬里海路,海船往返於江淮與婆羅國之間,一趟要走四五個月之久。
但一艘林政君級海船,能運萬餘桶火油。
當世火油與豬肉同價,江寧一斤肉值六十錢,一桶一百二十斤淨重的火油就值七個銀元還多——也說是三四十員船員操縱一船林政君級海船,在兩三個月之間內能將價值近十萬銀元的火油運到江淮出售。
而這些火油從婆羅島購入再走海路運到江淮,成本都不用一萬銀元,即使到江淮等地拋售的油價降低一半,走一趟船也能賺近四萬銀元。
如今一艘能走遠海的林政君級海商船,造價都只不過四萬銀元,也就是說走一趟船販售火油,就能賺回一艘林政君級海商船來,利潤高得驚人。
林縛要在大規模的推廣琉璃燈,琉璃燈本身的造價高是一個原因,更主要的是當世農戶人家,在夜裡根本就燒不起燈油——即使在眼下,婆羅國的淺層石油資源,也是叫林縛垂涎三尺。
即使作為傳統的燈油使用,只要價格足夠的低廉,江淮浙閩贛鄂等地五千萬人口,潛在的年需求量也要有數百萬桶,甚至還可以在開採之後向海東及南洋其他地區傾銷。
還有一樁是婆羅山灰,實際是為不知何年噴發沉積下來的火山灰。在婆羅,當地人就用這種火山灰肥田、抹漿砌屋。
婆羅山灰經商船運到江淮,這兩三年來小範圍試作,用於改善沿海沙質地是效果奇佳,能使沙質田的棉糧產量直追江南的上熟田。而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