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9節,梟臣,更俗,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滄南大捷最重要的斬獲還是軍功,有如此軍功墊底,臨行時還都是倉促招募來的江東左軍再回江寧就幾乎不可能給解散掉。
鼓舞山東諸府縣軍民士氣的同時,也使林縛與江東左軍的聲名傳遍東山諸府縣。
雖說皇上與楚黨都傾向議和,但是屈敵議和是誰都不想承擔的歷史罪名,所以各種勾當都是暗地裡操作。誰都不會在燕南三府都給東虜摧殘成不毛之地時,還敢公然站出來大聲主張要跟東虜議和,誰都不敢站出來說滄南大捷對糜爛到極點的軍民士氣不是件大好事。
除了這些之外,大量的戰馬是滄南大捷的主要斬獲。
事實上,葉濟那顏部強行軍至滄南,隨行駿馬有兩千六百多匹,其中無傷或輕傷不影響騎行的駿馬近有八百餘匹,受傷頗重但能養好的戰馬也有八百多匹,受重傷或已經死掉的戰馬就近一千匹。
林縛會從江東左軍置換出八百匹馬用於滄南鄉民南撤,七百多匹傷馬也將隨滄南鄉民青壯從陸路一起轉移去即墨。也許這些傷馬裡面會有很多堅持不到即墨,但是能多帶一匹過去就多一分好處。
由於大越朝失去主要馬源地,這種口外駿馬就顯得尤其的珍貴。
相比較馬匹,被殲虜騎即使有許多是王帳兵精銳,但是兵甲都未必能比得上普通的鎮府軍精良,不過他們從燕南就繳獲了許多好東西。
江東左軍這次繳獲一些鎧甲,差不多也只能彌補江東左軍在此戰中的磨損消耗。東虜弩弓極少,不過騎弓都相當的精良,林縛只挑選四百餘張騎弓補充軍中,其他騎弓、兵器以及一批破損嚴重、淘汰下來但還勉強能用的鎧甲都移交給滄南四寨鄉兵。
為便於在馬背上開弓射箭,騎弓較步弓要小許多,力道、射程就有不如步弓,不過弓力足的步弓非力大老卒不能用,騎弓倒更合適鄉兵使用。
滄南四寨鄉兵名義上只有六百人,但是東虜騎兵來襲,不要說青壯男子了,哪怕是婦女都要上寨牆協助守寨,四寨鄉民有五千多人,除了老弱年紀尚小的外,基本上可以說是全民皆兵。只不過鄉兵的武器裝備很差,其他臨時組織起來的民勇,更是隻拿了把菜刀或扛了把鋤頭就當殺敵的武器。
滄南四寨的鄉兵與民勇極需要這批兵甲與弓箭來進行加強。
滄南大捷也使江東左軍戰鬥減員比較嚴重,戰死者近三百人,受重傷不能隨軍、需坐海船南撤的傷員也有近三百人,另外受輕傷的仍將繼續留在原行伍之中。
即使如此,即使滄南青壯男子受滄南大捷的鼓舞都紛紛踴躍要求從軍殺敵,但是要保證南撤鄉民的機動性與順暢性,有過一定軍事訓練基礎的鄉兵是必不可缺的,林縛與孫豐毅、孫尚望以及其他三家塢寨的首領商量,只從滄南鄉兵挑選兩百名健勇、另外再從普通青壯男子裡招募兩百名健勇補充招募到江東左軍行列。
孫尚望希望隨江東左軍行動,林縛勸他隨鄉民南撤。
為了保證留在燕南的江東左軍的機動性,林縛將隨軍行動的工輜營縮小隻保留一半編制,其餘一半編制由孫文炳率領與滄南四寨鄉民中的青壯走陸路去即墨。
鄉民南撤誘敵之路,不見得就容易,林縛要孫尚望與孫文炳發揮主導作用。
天光大亮時,起了一陣東風,兩艘千石船張滿帆快速向海堤靠近,“集雲一”、“集雲二”終於如期趕來滄南匯合。
第18章 激將
馬足陷到厚雪裡難行,踩到冰上會打滑,阿濟格只是拿馬刺催馬狂奔,也不知道給摔下馬多少次,鼻青臉腫,他只是咬著牙爬起來翻身上馬繼續往東南狂奔,也不管有多少人能跟得上他。
他不是逃命,他要回德州請援軍將江東左軍滅了為那圖真、為那顏參領報仇血恨,一口血堵在喉結裡直要冒出來,看著德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