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43節,梟臣,更俗,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機會,也不知道金鑾殿裡的那位會不會將對湯浩信所用的手段,施加到李卓的身上。
**********
這會兒,林續文坐船過來,與高宗庭所坐之船交錯而過,還在海上停了片刻,與高宗庭話別。
林縛便在碼頭上,等林續文過來。
“這邊事便算暫時了了,我明天就回崇州去,”林縛說道,“鹽銀保糧雖說行了,但是提高的船運腳費要逐批兌現,需要時間。我在崇州實在缺銀子,尚望在這邊積了七萬石米糧,想託大哥在河間府放售……”
秋糧收割後,京畿糧價有所回落,但也在三百錢一斗的高位上,燕南糧價只略低一些,接下來就是青黃不接的時節,糧價只會持續上漲。
正如張協以及戶部官員暗中操縱京畿糧市漁利一樣,林續宏去年春末帶著林記貨棧大批人馬過來,有林續文的支援,成為河間府最大的糧商實是輕而易舉之事。
“好,我讓續宏過來,點二十萬兩銀子給你帶走……”林續文也不含糊,直接以市價將林縛在津海屯下的七萬石糧吃下來。
“多謝大哥了。”林縛誠摯的行禮道。
林縛此行裝船帶來津海的,沒有別的,都是太湖粳米,共有兩萬餘石;渦水河兩岸種稻豐收,留下必要的口糧,其餘一併拿出來,共湊出七萬石米來。林縛原打算能拿十五萬兩銀子回崇州去就滿足,沒想到林續文答應給二十萬兩銀。
“親兄弟、明算賬,林族分作兩支,你在崇州站穩腳才是根本,”林續文說道,“我也不想天下大亂,但是天下真大亂了,津海站不住腳,我也只能回東陽去……”
林續點點頭,似乎聽懂了,也似乎沒聽懂。
孫尚望在旁邊倒聽出林續文話裡的意思。
如今東陽林家以林庭立為首,林續文在津海站不住腳,退回東陽去,林家是以林續文為首,還是以林庭立為首,就是一件頭疼事。
不過想想林氏一族出了林縛、林續文、林庭立三人,也當真了不得。鹽銀保糧一事,能迫使張協這等的權相及諸多權宦低頭,也是林氏作為天下大族的勢力體現。
湯浩信死後,湯顧及林氏一系倒可以名符其實的稱為東陽黨了,東陽黨雖然還是以顧悟塵為鳳首,但這個鳳首又相對單薄了些。
林續文笑了笑,沒有再說別的,林家當前的主流還是要一致對外的,不能失了這個根本。
************
林縛來津海時,以五艘津海級船、五艘集雲級船組成總運力達兩萬五千石的船隊裝載兩萬石太湖粳米而來。
返回崇州去,船隊更為龐大,除了隨林縛前來津海的十艘大船外,孫、周等近二十家海商將五百石以上的雙桅海船都編入船隊一起南行,總運力達到八萬石。
在開闢津海糧道之前,渤海灣內部,沿山東北部海岸、河間府東部海岸行走的海船裡少有大型海船。
受貿易量有限又多為短途的限制,也受海運危途的限制,海商更願意多置辦小船來分散風險,而不願意將全部身家押在一艘大船上。
在開闢津海糧道之後,渤海灣內的長程海運需求激增,林縛又將登萊及滄津地區的海商聚集起來,形成風險分攤的機制,每艘船以百中抽六的比例提取錢款,以補償那些在海難中遭受損失的海商以及給遇難船員發放撫卹——渤海灣裡五百石以上的堅固海船總運力由之前的一萬餘石在半年多時間裡迅速激增到近六萬石。
要在梁氏父子控制山東後,繼續影響甚至牽牢控制住津海糧道,林縛必須馬上開啟黑水洋航道,組織一支擁有足夠運力的遠海船隊。
鹽銀保糧一事,真正重要並且更實際的意義,就是將整個因津海糧道而形成海商勢力更緊密的團結在一起,成為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