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取藥材
餘樂永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1章 取藥材,四合院之超級小學教師,餘樂永恆,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晚上回到家,張峰又和妹妹說了自己要去東北的事情,然後事無鉅細地叮囑著妹妹。
妹妹很疑惑,但張峰說的很含蓄,而且這年頭出一趟遠門確實不容易,張峰交待的細緻一些,甚至交待好遺言,都不會引起太大的懷疑。
更何況,妹妹張麗還只是一個10歲的孩子。
至於小張涵,早就呼呼大睡了。
晚上,看著熟睡的兩個小傢伙,張峰一個個地輕撫著她們的面龐,不捨的情緒始終纏繞著他。
第二天,張峰依然帶著兩個孩子去上課。
上完一節課後,張峰親自跑到校長辦公室,找李國華批了兩個星期的假,並開好了介紹信。
至於張峰走後三(一)班的課,自然是交給姬希芳先代上兩週。
請完假,張峰騎車先回了一趟家,帶著兩瓶茅臺酒,直奔前門大街附近的同仁堂藥材炮製工廠。
老徐頭是好面子的人,帶點酒雖然不值多少錢,但至少證明自己是想著人家的,你來我往的交情就是這麼建立起來的。
藥材炮製是中成藥製藥的關鍵步驟,雖然中成藥製藥有古方典籍做參考,也有的藥店有自己獨門秘方,但往往在某些方面可能會有一些瑕疵,比如藥材的有效成分含量值不夠,或者成色存在差別等,也就會出現“方對、症準、藥不靈”的情況。
這就非常考驗炮製工人師傅日常的技藝水平。
好比廚師炒菜一樣,雖然烹飪典籍上記載了炒制的過程和要點,但往往有些廚師難以把握火候,導致炒菜的色香味千差萬別。
在中成藥的生產過程中,炮製工根據其經驗,把握好蒸、煮、炒的時間和溫度,以及操作方法方式等,這一過程直接決定加工出來的中成藥質量優劣。
所以,一個好的藥材炮製師傅,是極端稀缺的。
同仁堂是大店,也有十數個藥材炮製師傅,每個師傅帶少則三五個、多則十來個徒弟,整個同仁堂藥材炮製工廠有一百來號人。
因為上次送錢來的時候,兩人已經約好今天是去藥材的時間,徐天雄早早就派出一位徒弟在門外候著。
上次在老徐頭孫子滿月酒上,這位小徒弟見過張峰,遠遠見張峰騎著腳踏車過來,急忙迎了上去。
“張哥,您來了,我師傅派我來迎您一下!”
“唉,老爺子還是這麼客氣,又不是第一次來,還勞您迎著,謝謝,謝謝啦!”張峰客氣著,順手給了小徒弟一根菸。
小徒弟沒敢點著,直接揣進了兜裡:“張哥,請隨我來!”
在小徒弟的引導下,張峰很快就見到了老徐頭。
老徐頭見張峰還給自己帶了茅臺酒,高興得山羊鬍一撅一撅的,對張峰十分滿意。
屏退了小徒弟,老徐頭笑呵呵地說道:“賢侄,幸不辱使命,我給你找了5根參,最短的都在百年以上,最長的粗略估計在200年以上,我拿給你掌掌眼。”
說完,從藥材櫃子裡抱出來5個盒子。
張峰沒見過整棵人參長得什麼樣,他以前給父親買過人參補身體,但也都是飲片,對了,好像還是西洋參飲片。
老徐頭小心翼翼地一個個拆開盒子,開啟包裹著的一層黃布,5個野生長白山人參露出了廬山真面目。
張峰瞅了一眼,頓時大失所望,在他心目中,人參至少應該像大青蘿蔔那麼大。
但是瞅了瞅這幾個乾巴巴、滿是根鬚的東西,他砸吧砸吧著嘴,實在沒忍住:“這人參有點小啊!”
老徐頭驚了,一副你特麼逗我玩的模樣:“這還小啊?你看看,這棵200年的棒槌,已經達到了一兩二錢,而且是乾透了的。”
張峰尷尬地笑了笑:“老爺子,我不是不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