噸噸多吃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抱大腿的日子六,黃粱繞樑三日,噸噸多吃點,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短工仿效,玖玖皆一一收下了,等到家裡已經有了四五個奴婢後,玖玖覺得再收下去,她這裡要成為育兒園了!
而且大家看她來者不拒,更是積極的把家中剛能幹活的女孩子都給送過來,玖玖無奈的看著院門口堵著的四五戶人家,態度很是堅決的拒絕了。
同時加快紡織房的建設,跟他們說如果還送女孩過來,就一律送去紡織坊和村裡的大嬸子一起織布!反正現在缺人手幹活,去哪裡都是能拿錢的!但就是她這裡不缺,眾人一看,這都不能近距離的攀上李元錢一家,反倒要去紡織坊好像有些虧呀,只恨自己沒有早點想到這條路,悔恨了許久,轉念一下,放進去了,多多少少也得一些收入,好過她在家裡吃白食,便也同意啦。
玖玖一直就想在村內建一間紡織房,年景不好,但還是有人買的起布回家裁衣,就是都不是很貴的葛布才有銷量,村裡人才會紡織,再名貴一些的布料製作方法都被郡內的百年老布坊給把持著,普通人見都沒機會見,甚至都沒聽說過。
葛布的賣價不高,店家還壓低了收購價格,但在現在還是有很多人求著他們買!所以村子內不少婦人靠著織布、接一些適合繡活補貼家用的時候,因為害怕到最後賣不出去,直接爛在手裡,就沒錢了,沒錢就買不了好賣成品的材料,到時候只會陷入惡性迴圈。
所以基本上她們的勞動成果只要給的價錢合適都會出,而她們的合適,早就被店家聯合拉到了非常低的價格,她們居然還覺得正常!有些有苦難言的又聚不起人反抗,也沒膽子聚,就很難把這些手工活的價格給拉起來。所以哪怕她們在家裡日夜不停歇,轉軸一樣的在勞作,換來的錢也不夠溫飽。玖玖當時就在想,如果有人能把他們聚集在一起,制定好了價格,接繡活或者賣布時誰也不亂壓價,村子裡的婦人大概就能多一些收入。
另一邊,李元錢正忙著接受七大姑八大姨立下字據,看著字據上的畝數,還要去實地丈量土地,看看實際大小與字據上寫的是否符合,同時還要看田地的種類,確定來年的分紅。
因為按照田地的肥沃程度來說,水田的產出是比旱田要多很多的,所以設立的分紅也不一樣,哪怕是親戚在這上面也會做手腳,誰不希望自己家那一畝三分地的爛田能夠以次充好,在年尾的時候為自己家多分到兩碗穀子呢?
所以,哪怕是被李元錢實地指出誰誰的地不值這麼多,有些看他帶的人少,又好說話,都會軟磨硬泡的跟他扯皮,也實在是談得很讓人心累。
經歷了多晚大半夜沒睡夠後,又在天擦亮時要跑整個李家村周邊大部分的田地,實在是累的不行了,更沒有閒情去盯著家裡的短工收剩下的晚稻,只好叫玖玖去。
雖說原主原本是很捨不得叫芸娘去幹這些的,芸娘畢竟只是一個按照現在農村家庭條件比較好的小姐來培養,不說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但是管家方面還是不錯的,而且也比較勤儉持家。
但叫她下地收穀子那是從來沒有過的,在家餵雞、餵豬、打掃庭院什麼的,農村婦女常乾的農活,更是沒接觸過!只有做做衣服、打打絡子、偶爾往田裡送送飯這種比較清爽的農活就幹得比較多,叫她長時間的蹲在田邊監工(喂蚊子)或者是去收稻穀,那是萬萬沒有過的,然而現在枕邊人的內裡是不知道穿越了幾次,做了多少任務的老手,李元錢當然很放心讓她去做,再怎麼滑頭也好,誰能坑她呀?
帶著兩個龍鳳胎來到田埂處的玖玖,看見空曠的大路兩邊正在晾曬之前收的稻子,對比一下李元錢告訴她的畝產,心算了一番,再看著鋪在地上曬著的稻田平方數,確定了這些短工並沒有大膽的乘機貪多少,心下定了不少,還挺安分的。開始蹲在大榕樹下當監工,順帶帶兩個龍鳳胎認識自然。
兩個白乎乎的雪糰子抱在懷內,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