噸噸多吃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種田之前途無亮十一,黃粱繞樑三日,噸噸多吃點,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為了省柴火,粥熟了,豆子半生不熟的,不是一般的硬,又沒有鹽,不是太好吃。
玖玖走在王城內畫地圖時,也見過有些院子裡被圈養的奴隸,雙手捧著一把豆子,剛出主屋門,守在不遠處的妻兒就圍過去,一人分得一點。
周圍的其他奴隸都投去豔羨的目光,大概是感受到周圍環境的壓力,幾人直接生吃,還一臉的享受。
玖玖見此,忍到回行宮,也忍不去廚房抓了一小把,放進嘴裡。
一股豆腥味在嘴裡炸開!算不上好吃,因為硬,它與口腔接觸的時間被迫更久,不僅牙齒受硬物的折磨,味蕾也被這豆腥味包圍,令人有些反胃,好處是,再有侍人端上豆子粥給她時,她已勉強能吃完,不算太反胃。
月光下,玖玖攤開手心,看著掌心內黑亮的小豆子,分辨不出這是什麼品種的豆類,大概也是能發豆芽的吧?畢竟也是豆子。
帶人去廚房內找了一圈,廚娘聽說是要不漏水的陶罐,很不捨的拿出自己平時去城外打水的土黃色陶罐,玖玖拎在手裡端詳,想了想,拎著它回床睡覺去了。
廚娘想說點什麼,終究是沒勇氣喊。
第二天中午,玖玖拎著陶罐興沖沖的往城外的河邊衝去,一罐水滿滿的被拎在手裡,非常有重量!只是有一丟丟的小問題,過一夜後,肉眼可見的,罐內的水面少了一半不止!她離罐子半米遠的床都溼了!要不是幫她收拾的侍人知道她昨晚放了一罐水在不遠處,還有水痕流過證明,可能會以為她一把年紀了還尿床!她的老臉喲,都要沒了!
好吧!大概還要再跑一趟廚房去問問有沒有不漏水的陶罐?
又匆衝的跑回廚房,得到的回答是,並沒有,她手上拿的就是唯二兩個不漏水的之一!是廚娘天天早上拿去城外打水用的!玖玖聽到這不好意思的把手裡陶罐還了回去。
聽廚娘說,這些黑陶製品或多或少都會滲漏水!不到一個晚上,基本上全都能漏幹,也就說,根本就不能拿來發豆芽!
蹲在廚房外懷疑人生的玖玖靈光一閃,又衝去工匠處。
“各位阿姐,下午好呀。”
婦女們聽到被議論的物件的聲音在身後響起,身體一僵,放下手中的活就想行禮,又不知道後來了多久,心裡有點慌。
玖玖抬了抬手,以示免禮,她著急著呢,就不講這些虛的了。
“各位阿姐,你們可會有人編織竹簸箕?”
剛才還聊得火熱朝天的婦女們被問住了,面面相覷。
看這情況,玖玖就知道這個朝代沒有這種東西,“這附近,你們知道哪裡有竹子砍嗎?”
旁邊工匠處的負責人李四,聞聲走過來:“有的,我們屋後不遠處就有。”
看見玖玖一臉疑惑的看著他,回答道:“是我們造紙換材料用的,多試幾種材料,就能多10幾種結果”說到這個負責人,可不害羞了,這可是他們一直以來的研究專案。
好傢伙,這麼早古人就知道要多方實驗,再對比出結果了?
“我們之前研究造紙的方向便是從改良竹簡著手,希望能使竹簡更輕便,更方便書寫。”
玖玖贊同的點了點頭,“不錯,改良方向是對的,那你們研究成怎樣了?”
“按後您的啟發,先把多種材料舂成糊,再攤成餅,好像可以書寫,就是比樹葉還容易撕,目前還在試。”
“進度不錯,再接再接,期待你們的成果。”
“諾”
她記得歷史書上也是這麼寫的,遠古時候的居民所使用的書寫記錄材料,最先出現的是竹紙,之後才是多種麻混合而成的,更廉價的麻紙,使得紙張得以大量普及,拉低了書籍的售價。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