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萊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節,穿越之婦道,蓬萊客,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天的被差遣到這裡來傳話,很是不快,語氣自然就不客氣了。
“快些!讓老太太她們等你麼?”
在冬香不耐煩的催促聲中,梅錦扣上最後一個頭髮卡子,從凳子上站了起來。
隨著冬香走在路上時,梅錦心裡便已經隱約猜到,接下來等待自己的大概會是什麼了。
整件事情,還要從小半個月前說起。
小半個月前,梅家忽然來了個不速之客。
用不速之客來形容,簡直是再貼切不過。因為即便是梅老太太,也早忘了還有這事的存在。
客人來自距離京城萬里之遙的雲南昆州,姓萬,是當地軍衛所的百戶長。
他不遠萬里從昆州來到京城,就是為了替自己的外甥向梅家提親。或者說,是要求梅家履行當年的婚約。
萬百戶道明來意,當時,正端著茶盅在喝茶的梅家老爺梅孟繁,一口水來不及嚥下去,當場便嗆住了。
等送走客人後,梅老爺便急匆匆去找自己的母親梅老太太商量。
梅老太太這才終於想了起來,確實是有這麼一件事。
十幾年前,當時任職地方官的梅家老太爺還在世,有一年出差雲南,路上遭遇了強盜,差點沒命之時,被路過的裴道正所救。
裴道正原本出身軍戶,靠著軍功升遷為守備,當時恰好帶兵路過,救下了梅家老太爺。隨後二人敘話,得知祖父輩竟是同鄉,言談更加投機。又,裴家有個兒子,名長青,比梅家的長孫女元娘大兩歲,年齡恰好相配,雙方當時便定下了婚約,交換信物。
雲南一別,頭兩年,兩家還一直有通訊往來,隨後梅家老太爺病故,而梅孟繁進士及第,兩家往來漸漸就零落了下來。再過兩年,等傳來訊息,裴道正死去,裴家敗落,只剩孤兒寡母度日後,梅家便徹底斷了和裴家的往來。
這麼多年過去,時至今日,梅家老爺梅孟繁雖然還只是個通政司裡的一個小小參議,掉到京官裡就望不見臉的角色,但梅家就要攀上兵部左侍郎江家的門路了。
大房的元娘,今年十七,和江家三公子去年訂了親,再過個把月就是婚期,如今嫁妝也都備好。萬萬沒想到,就在這個節骨眼上,突然冒出來這麼一個人,扯出了這麼一樁陳年舊事。
梅家頓時亂了陣腳。
如果履行老太爺當年許下的婚約,就要把元娘嫁去雲南。
萬百戶來的時候,大老爺打聽過裴家的情況。
裴家孤兒寡母如今住在昆州,一個漢人和當地土人雜居的西南邊陲之地。前頭說過,梅家祖上就出自彼地,見慣了京都富貴和江南的繁華,梅家根本不願和祖籍還有任何牽扯。裴家族中如今又無人,雖還有幾十畝田地,但這在梅家人看來根本算不了什麼。而元娘卻是梅家人眼中會下蛋的金鳳凰,全靠她攀江家了。現在怎麼願意用她去履行當年的婚約?
但現在,對方手裡不但有老太爺當年給的信物,還有幾封早年的往來通訊,上面字字句句兒女婚姻寫得清清楚楚。倘若自己此刻悔婚,萬一對方不願,把事情捅了出去,甚至告到御史臺,梅孟繁官場名聲臭了,再想把元娘嫁給江侍郎的兒子,估計也是不可能了。
梅孟繁的夫人廖太太譏嘲姓裴的不知好歹癩□□想吃天鵝肉,又埋怨老太爺當年糊塗,埋下了這麼一段禍根。急得快跳腳時,從梅老太太那裡傳來了話,說是有了應對之策。
婚約還是要履的,只不過,嫁出去的不是元娘,而是元孃的某個妹妹。
這確實是個好主意。
梅家最不缺的就是女兒了。
除了元娘之外,另有五個女兒。比來比去,用年紀相仿的二孃代替元娘出嫁,最好不過了。
梅家二女兒比元娘不過小了幾個月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