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小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文景之治(3),春秋到清朝,上官小雅,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漢文帝前元十四年(前166)冬,老上單于親率14萬大軍入侵漢地,前鋒直抵岐州雍(今寶雞鳳翔)、甘泉(今陝西淳化西北),距長安僅200裡,直接威脅西漢王朝的統治中心。文帝得報,立即命中尉周谷、郎中令張武為將軍,發車千乘,騎十萬,屯駐長安附近,防衛京師;漢文帝欲自率軍擊匈奴,群臣諫,皆不聽。皇太后固要漢文帝,文帝乃止。又拜昌侯盧卿為上郡將軍,寧侯魏遫為北地將軍,隆慮侯周灶為隴西將軍,東陽侯張相如為大將軍,成侯董赤為前將軍,大發上郡、北地、隴西等處兵馬車騎迎擊匈奴,苦戰月餘,老上單于方退出塞外,而漢軍逐出塞即還,不能有所殺。從此,匈奴日已驕,歲入邊,殺略人民畜產甚多,雲中、遼東最甚,至代郡萬餘人。西漢王朝深以為患,不得不遣使者復與匈奴修好和親。漢文帝后元四年(公元前160年),老上稽粥單于死,其子軍臣立為單于,仍以中行說為親信,積極準備攻漢。
漢文帝后元六年(公元前158年),軍臣單于絕和親之約,對漢發動戰爭,侵入上郡及雲中郡。文帝以中大夫令勉為車騎將軍,率軍進駐飛狐(今山西上黨);以原楚相蘇意為將軍,將兵入代地,進駐句注(今山西雁門關附近);又派將軍張武屯兵北地,同時,置三將軍,命河內守周亞夫駐屯細柳,祝茲侯徐悍駐棘門,宗正劉禮駐霸上,保衛長安。此時,匈奴騎兵已進至代地句注邊,邊境烽火警報連連告急。漢軍經數月調動,方抵邊境地區。匈奴見漢軍加強了守備,遂退出塞外。
總體而言,受制於國力、統治思想和馬匹、武器等具體物質基礎,文景時期對待匈奴的入侵併不組織軍隊主動出擊,以避免加重百姓的負擔,使恢復不久的正常的經濟生活再次受到破壞。
科技
淮南王劉安及其淮南學派,是活動在漢文帝、景帝和武帝前期的文化集團,這段時間也正是我國古代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結構都產生重大變化的時期。《淮南子》正是西漢初年社會發展環境的縮影,書中為了“統天下,理萬物,應變化,通殊類”,論述覆蓋自然科學、人文科學的許多領域,呈現出許多令人歎為觀止的科學技術成就。《淮南子》中有著豐富的科技思想,除了有農、醫、天、算四大傳統科學體系之外,還包含著物理、化學、生物、地理等方面的科學知識,同時也包括以技合道和重技輕器、言傳之知和默會之知的有效統一、經世致用的技術傳統、技術的進化與管理調控等方面的技術觀。
人口
文景時期全國戶口的增倍時間,也基本上與列侯的情況相一致。這23個侯國的初封多在高帝時期,而罪免或絕綱多在景帝年向,僅有個別在武帝年間免侯,因此上述侯國的戶口變化、基本上反映了西漢前期的人口增殖狀況、若將流民迴歸重新著籍的因素排除在外,西漢初年實際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長率估計在12%左右。如果以西漢之初人口1300多萬為基數,按12%年均自然增長率計算,從高祖五年(前202年)算起、到文、景之際(前157年一前156年)全國人口已達2500萬;景、武之際(前141年一前140年)已達3000萬;在武帝前期可能出現3400萬的人口高峰、符合史籍所載至武帝時“民眾大增”的高增長勢頭。正是因為有了雄厚的人力物力基礎,才能夠發動北逐匈奴的大規模戰爭。
經濟
與民休息
文景兩代採取了上述一系列措施的結果,使當時社會經濟獲得顯著的發展,封建統治秩序也日臻鞏固,西漢初年,大侯封國不過萬家,小的五六百戶;到了文景之世,流民還歸田園,戶口迅速繁息。列侯封國大者至三四萬戶,小的也戶口倍增,而且比過去富實得多。農業的發展使糧價大大降低。文帝初年,粟每石十餘錢至數十錢。據《漢書·食貨志》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