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十八 兩個合格的生意人,玄德,御炎,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察舉制度下,士人最正統的進身之階就是舉孝廉、茂才。

茂才,屬於察舉制度當中的一環,最初叫秀才,為了避劉秀的名諱,改為茂才,簡單點來說,就是高階版的孝廉。

與孝廉幾乎清一色由郡國之太守、國相所舉不同,茂才多為王公、將軍、光祿、司隸,以及各州刺史所舉,這就等於茂才的政治層級更高。

一旦被選中為茂才,政治起點和政治前途都比孝廉更好,更容易打破政治天花板,以後成為三公九卿高官的可能性也會比孝廉大許多。

對比一下的話,茂才堪比後世明朝科舉進士中那少得可憐的庶吉士,明朝不成文的規矩,便是內閣輔臣只有庶吉士才能做,因此庶吉士也被稱作儲相。

而且茂才和孝廉相比舉薦更為困難,被舉薦者甚多,可是舉薦成功者還不到孝廉的十分之一,當然就物以稀為貴了。

這個,確實很難。

對於舉茂才這件事情,盧植很乾脆的說自己沒有把握,並沒有給劉備什麼曖昧的說法讓他心存幻想。

“出面請雒陽朝廷的熟人幫忙倒也不是不可以,為師在中央認識的有舉薦茂才資格的人不少,但是舉薦茂才的人數實在是太有限,每一個人背後的政治脈絡也是錯綜複雜。

大家都有子弟想要透過更加高階的茂才入仕做官,都想要做高官,可茂才名額就那麼多,幾乎都被閥閱家族所把持,能夠分流到外部給外人的,寥寥無幾。”

盧植說自己沒有把握,那就等於是辦不到,由此可見茂才的水到底有多深,連盧植這種名聲特別大的大佬都把握不住。

所以盧植建議劉備走孝廉之路。

相比於沒什麼可操作性的茂才,孝廉的可操作性就大得多了,所謂【舉孝廉父別居】,可見舉孝廉這一為國家選拔人才的制度在這個時代已經被玩壞到了什麼地步。

而要走這條路,就不得不借助涿郡太守韓榮的幫助,只有他才有推舉本郡人為孝廉的資格。

舉孝廉的規則是一個郡每二十萬人口可以在每年舉薦孝廉一人給中央,涿郡的人口較多,約有七十萬之數,則每年可舉薦三名孝廉給中央。

這寶貴的每年只有三個人的名額,整個涿郡有一定實力的家族都在爭奪,韓榮為了顧及各方勢力和自己的處境,也會再三權衡之後再做出決定。

而這其中可操作的部分就太多了。

幽州人出身而在中央具備廣大名望和人際關係的人非常少,作為邊地,幽州人素來都不被河北、中原地區的人所重視,盧植頂著地域歧視一路走到如今的地位,實在不容易。

所以盧氏家族在幽州頗具聲望,更別提在涿郡和涿縣了。

當時盧植就很明確的表示,這件事情上,他還是能出一點點力的,以盧氏家族在本地的影響力,太守本人還是稍微要給盧氏家族一點面子的。

當然,主要還是要看劉備能不能把握住機會。

一點點力嗎?

劉備苦笑。

“老師素來正直為人,弟子無能,卻要老師為弟子做這樣的事情,弟子實在是心存愧疚……”

盧植只是搖頭微笑。

“你是人才,治國理政,行軍打仗,為師都能看出你的天賦,假以時日,必是國家棟梁,與其讓那些不忠不孝之徒做了孝廉殄居高位,不如讓國家棟梁取而代之,這又有何不可?”

國家棟梁嗎?

劉備在盧植說出這番話的時候,心裡面有過那麼一絲絲的疑惑。

他不知道自己怎麼就被定義為國家棟梁了。

誠然,他的心裡肯定是希望這煌煌大漢與整個民族欣欣向榮,免得日後那萬般苦楚與淪落,可是憑他這一無所有的清白之軀,真的能做到這些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龍飛鳳翔

三水浪人

北朝南國

江山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