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章 大風歌,我的兩千四百年日記,吾御,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晨曦的微光從東方泛起,長安城的暮鼓聲也隨之響起。
這座新生的大漢帝國首都便緩緩從夢香中醒來。
張良沒有去未央宮的前殿,而是直接被太監領至前殿西宮的宣室外。
這裡是劉邦日常起居之地。
自三年前叔孫通制定朝儀禮法之後,當今天下,大漢上百名臣子當中,也只有張良、樊噲、盧綰三人有資格被直接帶到宣室面見劉邦,足可見其殊榮。
很快劉邦便被伺候著梳洗打扮完畢,等候在外的張良也被喚進了室內。
劉邦今天穿著一身玄色金龍服飾,一見張良,便笑呵呵地道:“子房這幾日都未來上朝,怎麼今日一大早就過來了?”
張良躬身施禮道:“臣,拜見漢王,今日早來,是因為臣前日見到了一個人,特來奏明漢王。”
“哦?什麼人能驚動子房一大早就來見朕?”劉邦繼續笑道。
“燕枝當年離世前所交代的故人。名曰,陳耳。”張良恭敬地說道。
劉邦渾身一震,臉上的笑意頓時不見了,皺眉道:“他人在哪?”
“就在宮門外,臣的車駕上。”
“子房能確定他就是燕枝當年交代的人?”
“臣已確定。”
劉邦眉頭輕蹙,嘴角微微上揚,語調也重了幾分:“速速召來覲見!”
......
這是易承第一次來未央宮。
未央宮很大,非常大,咸陽城週迴一千二百步的皇宮恐怕都不及未央宮的十分之一,這裡視野極為開闊,每一棟亭臺樓閣間都相距甚遠,聽說這座宮殿是漢王七年,丞相蕭何在龍首原上劃了上萬頃土地,並在秦章臺的基礎上修建而成。
估摸著算了算,這座漢朝宮殿,恐怕比六個紫禁城還大。
實際感受下來,確實是一座非常大的宮殿,而且還非常新。
未央宮地處長安城西南龍首原,東邊是中國最早的國家檔案館——石渠閣,北邊是中國最早的國家圖書館——天祿閣,西邊則是中央官署、少府等皇室官署,北面則是宣室、椒房殿、後宮的居所,以及滄池、漸臺這些皇宮池苑等,在全宮正中則是前殿,也是文武百官上朝的地方。
這裡是西漢帝國的大朝正宮,也是漢朝的政治中心和國家象徵。
想當初未央宮監造而成時,劉邦平叛歸來,正好驗收,看到未央宮宏偉壯麗,十分奢華。不禁責備蕭何,“天下混亂苦戰數年,勝負未知,建造如此豪華的宮殿,未免有些過分了吧?”
蕭何答曰:“天下方未定,故可因以就宮室。且夫天子以四海為家,非壯麗無以重威,且無令後世以加也。”
這話可太有水平了,簡直就是下屬回答領導的標準答案,翻譯就是:正因為天下尚未安定,才有機會建造宮室,況且天子佔有四海之地,不如此不足以體現天子的威嚴。建造得壯麗一些,可以叫後代永遠無法超越它。
果然,劉邦聽到這個回答心情大悅,心安理得的住進了這所宮殿。
跟著一個戴著黑色高帽的太監,易承一路穿過長長的青石御道。
御道每隔三米就站著一名持戟的護衛,同百年前相比,這些軍卒的穿著形式變化很大。
易承記得戰國時期的軍卒大多穿著深衣,外著藤甲或是皮甲,緊身窄袖、長褲皮靴的胡服。
而經過了秦朝的一統之後,軍卒戰甲多向青銅甲冑轉變,而漢隨秦制,這些軍卒全都穿著有縐紋的赤色禪衣,下穿褲,肩披青銅鎧甲,頭戴平巾幘外罩青銅武冠。
遠遠看過去,就像是一個個滿腦青銅袋疙瘩的佛祖。
這些人一個個身強體壯,站姿挺拔,目不斜視,易承注意到,他們的胸口和肩上,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