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毅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5章 都是好奴才,宋桓帝,溫毅陽,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場掀桌子。
張趙二人眼見皇帝的臉色變得越來越難看,兀自嚇一大跳,趕緊垂下頭去,半天都沒敢吱聲。
趙桓起身在室內來回走動了好一陣子,等到完全調整好情緒方才停下來道:“張卿、趙卿,你們二位如何看待伏闕上書之事?”
這句看似語調平和的問話中不只透著垂詢之意,同時也意味著皇帝已經恢復正常狀態了,張浚暗暗籲出一口氣,率先起身大著膽子進言道:
“回奏陛下,微臣以為當斷不斷必留後患,不若趁此時機追誅蠹國六賊,重黜太宰李邦彥、中書王孝迪等誤國害民之徒,一則師出有名,二則......”
豈料他這番發自肺腑的耿耿忠言尚未說完,一向沉穩持重的趙鼎趙元鎮突然起身駁斥他道:“張御史此言差矣!上皇至今尚未迴鑾,此時明發詔諭誅戮蔡京、童貫等人,意欲置上皇安危於何地?”
一句話提醒了趙桓,從金國東路軍渡河北上那時開始,自己便遣派內侍省副都知黃經臣去鎮江敦請道君皇帝迴鑾,這都過去好幾天了,一點動靜都沒有,也不知道老昏君是怎麼想的,要是這個時候再下旨處決他身邊那幾個心腹親信,說不定真會鬧出什麼大亂子。
趙桓正蹙著眉頭暗自思忖,突然從正南方向傳來擊鼓聲,咚,咚,咚……鼓聲沉悶而悠長,一下下撞擊著耳膜。
“哪來的戰鼓?”趙桓恍若回到幾天前的滑縣戰場上,不由脫口而出問道。
“回奏陛下,”趙鼎久在地方官府辦差,類似這種聲音聽得多了,於是隨口答道:“不是戰鼓,很可能是登聞鼓。”
聽他如此一說,張浚方才反應過來,於是趕忙躬身奏道:“微臣斗膽揣測,莫不是李光、陳東等人此刻已於端門伏闕上書?”
他所謂的端門,其實就是皇宮的正南門一一宣德門,闕門兩側分列有登聞鼓院和登聞檢院,專門負責承接士庶百姓呈遞上來的鳴冤訴狀,從宣德門到福寧殿只有不到一里地的腳程,抬個腿的功夫而已。
這麼快就來逼宮了?
趙桓剛想打發人過去探個究竟,卻見北司押班陳良弼不慌不忙地從外面趨步進來。
趙桓劈頭問道:“何人在宮外擊鼓?”
“回官家,是一群不曉事體的官吏和儒生。”
陳良弼顯然早有準備,他伸手從懷裡掏出來一張紙箋,恭恭敬敬地呈遞過來:“這是伏闕上書者名錄。臣僕剛剛去端門核驗過了,一個不多,一個不少,全都寫在上面。”
“哦?”
趙桓大感意外,這個叫不上名字的白臉閹貨,居然已經把還沒有交待的差事,提前做到這個份上了,真是難得的人才啊。
他接過黃藤紙箋粗略一掃,名列前茅者原來既不是右司諫李光,也不是太學生陳東,而是右諫議大夫楊時。
楊時人稱龜山先生,現年七十三歲,大概是本朝最長壽也最著名的學術型官僚了,這樣一位德高望重的長者親自跑過來伏闕上書,看來今日這事兒非要鬧大不可。
趙桓接著往下又看了看,除了楊時、李光、陳東三人之外,還有太學生陳長卿,太常博士李若水,監察御史馬伸,左司諫陳公輔,太常少卿許景衡,左諫議大夫唐重,給事中王雲......
最後還用硃筆赫然圈著兩個人的名字,一個是前御史中丞陳過庭,另一個是前禮部侍郎梅執禮,他們二位可都是館職在待制以上的侍從高官!
“好啊。”
趙桓隨手將黃藤紙箋塞進大袖裡,回頭笑著問陳良弼:“你叫什麼名字?”
此言一出,在場的張趙陳三人全都愣住了。
張趙二人吃驚的是,北司押班這麼重要一位大璫權閹,皇帝居然到現在還不知道人家的名字,這也太說不過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