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6頁,我在大清當太后[清穿],秋凌,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讓她怎麼回答呢?自古以來,和親,主要就是考慮和親能給兩國、部落帶來的好處,而不是去想當事人如何想。

「女人一嫁,基本就定了。」母后皇太后道,「草原上,父死子繼,兄死弟承……你問問王昭君高興嗎?」

母后皇太后不說自己,就說王昭君。王昭君出塞,美談啊,可王昭君本人的情感生活就好嗎?還是說有大義就好了?

第56章 真實一點

多少人說王昭君好,說王昭君做出了多大的貢獻。是,王昭君確實做出了很多貢獻,是值得人敬重。

可有幾個當母親的願意讓女兒成為王昭君呢,母后皇太后想若是她有女兒,她必定不願意讓女兒去和親。後宮的那些妃嬪也不願意她們的女兒去,這也由不得她們做主。

大清朝一直都是這樣,那些部落也是這樣,互嫁女兒。

部落之間加強聯絡,大清朝原本也是部落起家,也習慣那樣。便是強大的唐朝,也有聯姻,在漢朝強大的時候,也有和親。

不是說弱者需要和親,便是強者,也有和親。

當權者是男子,女性在男子的眼中就是可以交易的貨物,女子沒有繼承權。嫁出去一個女兒,一個養女,不影響皇位繼承。

縱然一些皇子、大臣不捨得他們的姐妹,到了最後,還是選擇妥協。

「為大局考慮!」母后皇太后語氣平靜地道。

母后皇太后從坐塌上起來,走了幾步。說了這些話,母后皇太后就覺得心裡有點堵。

「是吧,大局。」母后皇太后轉頭看向皇帝。

皇帝看到母后皇太后那麼平靜的眼神,他看出了不同來。沒有希望,沒有其他波瀾,就那麼平靜。

一個女子去和親就沒有一點盼望嗎?

還是說過了幾年,就會變得平靜?

皇帝不知道,他後宮裡就有那些部落送來的女子,這也是和親。皇帝把女兒嫁到那些部落,也是和親,讓兩邊的關係更加密切。

「女子維持的和平……」母后皇太后終究沒有說下去。

女子和親維持的和平能維持多久呢,那就是一層薄薄的紙,隨時都可能被戳破。那些男子要是真的想著權勢利益,又怎麼可能想著一個女子的死活。

當年啊,靜妃被廢,靜妃的侄女,也就是她這個母后皇太后就被送來。她先是被封妃,後面是皇后,就是一個備胎。

母后皇太后這些年沒有少見這些事情,當今皇帝的後宮就有幾對姐妹花。順治帝寵著董鄂妃,那些人都忘記了後宮還有一個董鄂氏,那個董鄂氏也算是董鄂妃的妹妹。

沒有人記得那個董鄂氏,順治帝死後,董鄂氏害怕家族被牽累,也自知不可能過得多好。董鄂氏選擇殉葬,為順治帝陪葬。

順治帝在的時候,董鄂氏沒有享受到多少好處,沒有得寵。順治帝死了,倒是被牽累。

當然,董鄂氏,不算是和親。

母后皇太后已經不大去區分這些了,她的年紀那麼大。多說這些也無用,這些事情往小的說是家事,父母愛女之心,往大了說就是國家利益。說不得,說不得的,一不小心就變成干政。

皇帝見母后皇太后沒有繼續說下去,沒有逼著母后皇太后繼續往後說。

「十三公主、十四公主也大了。」母后皇太后忽然說了一句。

「是大了。」皇帝應聲。

皇家的公主大了,也要找婆家。是外嫁,還是嫁在京城,這是兩種不同的生活。

這公主的封號不同,代表她們的婆家地位也不同。比如嫁到草原的,身份地位自然更高,嫁到京城的,也就低一等。要是可以,那些公主寧願身份地位低一等,也要留在京城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青瓷

景臣

大佬養了三年的紙片人跑了

山柚子

[綜英美]哥譚X王的見異思遷

巴西莓

我在大清當太后[清穿]

秋凌

蠱神

梧清

帶著豌豆莢稱霸宇宙

三生思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