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沐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5頁,諸事皆宜百無禁忌,木沐梓,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賀中摸了摸下巴,納悶道:「不過要是真像你說的這樣,皇后已經猜到大皇子與徐嬪有私情,為什麼還要推說不認識那個耳環?」
秋欣然平靜道:「這麼多年過去了,徐嬪也早已過世。為了一隻耳環牽扯出這樁宮闈醜事,對誰都沒有好處,皇后怎麼會願意做這種出力不討好的事情?現在這樣她既能賣淑妃一個人情,還能捏住她一個把柄,不定將來會給自己帶來什麼好處。」
賀中「嘖」了一聲,有些懊惱:「感情鬧了半天,我們白忙活一場?」
秋欣然搖頭:「我借顯已之手將那隻白玉耳環呈到皇后面前,本來也不過是想叫她在心中對淑妃母子有些疑心罷了。凡事都要徐徐圖之,皇后不願意為徐嬪出頭,換成九公主就不一樣了。」
只可惜要用這種方式叫她知道當年之事,她在心中嘆了口氣,對一個母親來說,這遲來了八年之久的真相委實殘忍了些。
賀中精神一振:「你打算將當年的事情告訴皇后?」
秋欣然道:「有些事情只能偶然得知,否則不免叫人疑心這背後是不是另有目的。」
賀中聽不明白她這些歪理,也不耐煩聽懂,他只問:「那我們接下去要怎麼辦?」不知什麼時候,他說起這些竟開始用「我們」了。
秋欣然笑而不語,又問:「韓小姐可有迴音?」
「她答應見一見你。」說到這個,賀中略帶遲疑,「你自信她一定會幫我們?」
「我沒這個自信。」秋欣然合目往車上的軟墊上輕輕靠去,輕聲道,「但我相信九公主。」
她看上去有些疲憊了,賀中想起自從侯爺失蹤這幾日都是她在一手謀劃,竟當真一副盡心竭力的模樣,每當這時心緒都很複雜。他看她靠著軟墊閉目養神的樣子,心中頗不是滋味地掀起車簾坐到了外面。
·
那天過後不久,秋欣然才想起來宣德帝為何會忽然召她卜卦——因為再過五天就是大祭禮。宮中五年一回大祭禮,三年一回小祭禮,不可說是不隆重。
大祭禮時,會請不少僧人隨行誦經,秋欣然雖是白衣之身,但卦名在外,又是白景明的弟子,這回祭禮也得了隨駕前往的資格。
她那天在永明宮卜算的事情,早已在朝中傳遍。人都知道宣德帝好問鬼神,七年前他能聽信秋欣然一卦派夏修言領兵出征,七年後誰知道他會不會再聽秋欣然一卦定下東宮人選。
只可惜那日殿中的談話,除了他們再無第三人知曉,得知祭禮當天秋欣然也要前往,無數雙耳目紛紛盯緊了想要從她口中探聽一二。
祭禮期間,聖上要親自前往祭禮臺祈福,通常提前三天就會先一步住進天祀廟。自打今年傳出聖上欲立東宮的風聲,文武百官紛紛猜測這回祭禮,宣德帝是否會帶皇子上山祭禮。
出乎意料的是,宣德帝確實選定了皇子隨他登祭禮臺,但同時上山的皇子有兩位,分別是大皇子李晗臺和二皇子李晗意。與此同時,宣德帝還任命三皇子李晗靈和四皇子李晗星留在天祀廟領百官朝拜。
這旨意叫眾人大失所望,這四位皇子分別是皇后、德妃、貴妃、淑妃所出,任誰來看都覺得一碗水端得極平,沒人摸得清聖意,原先欲立東宮的傳言,似乎又變成了空穴來風。只有秋欣然聽聞此事,心中明白:她那一卦對宣德帝終究還是產生了影響。
祭禮前,她入宮領祭禮當天所要佩戴的朝服佩飾,途徑御花園時正聽裡頭傳來人聲。一片歡笑之中,有一女子的笑聲格外清脆。她隔著花木轉頭看去,韓令一身淺色長裙坐在席中,面容嬌美舉止文靜,一旁幾位妃嬪公主,像是正行酒令。她應當是剛輸了一回,秋欣然見她轉頭同皇后道:「姑姑可要偏幫我。」
一旁有小公主奶聲奶氣道:「母后素來行事公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