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子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章 到底哪裡出錯,赤旗,趙子曰,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登上了業亭縣的西城城樓,放眼向西望去,只見護城河外,十餘里處盡是賊寇的蹤影。
由此向北、向南,轉顧城北、城南,也都是賊寇各色的旗幟招展。
業亭縣城現在已經是三面皆敵。
在城樓上觀看賊情的有七八人,俱坐席上。
中間被簇擁著的這人年有四十上下,相貌俊朗,身形削瘦,頷下一部長鬚,沒有穿官袍,著一件白色的長袍,也未戴冠,頭裹白幘,其席前案上放著他的佩劍,這人正是沂平大尹杜儼。
五天前,杜儼獲得知了力子都和徐宣兩部兵馬分別寇向沂平的訊息。
原文來自於塔&讀小說~&
力子都部是從西邊的郯縣方向來,徐宣部是從北邊來。
時當三月,春暖花開時節,城外的樹木早已綠了,田野上麥苗蔥蔥,官道與田野間的野地上野草如煙,其上綻開著各色的野花。藍天白雲,河水橫流,綠樹原野,繁花星點,本該是一片宜人的景象,然而此時此刻卻是殺氣沖天。
在獲報力子都、徐宣兩部兵馬來寇此訊之後,杜儼立即與自己親信的吏員們軍議對策。
據報稱,力子都和徐宣部的兵馬都有萬餘之眾,徐宣部的人馬相比多些,又再加上慮及徐宣後頭也許還會有樊崇部的主力來,因便有吏員建議,應該以郡兵的主力北上迎擊徐宣所部,但在經過考慮之後,杜儼沒有接受這個建議,他反而決定親自率領精兵迎擊力子都部,而遣別部北上到沂平郡與琅琊郡交界的利成、祝其兩縣阻擊徐宣所部。
他這麼做的原因是因為,徐宣等非是沂平郡人,力子都及其部曲則多是沂平郡人。
杜儼當時這樣對他的吏員們分析說道:“徐宣諸賊非沂平郡人也,彼輩盤踞城陽,今南下寇我,系料策應力子都耳。力子都諸賊多沂平郡人,一旦被其寇入境內,必有其宗族朋黨、奸邪之徒群起響應,我郡之形勢不可制矣。故而兩下相比,先敗力子都,是為守住我郡之上策。”
力子都等是沂平郡當地人,在當地的影響大,宗族朋黨盤根錯節,如果不先把他擊敗,任之入境,杜儼認為必會有群起響應者,因此須當先敗力子都。
杜儼其人奉公守法,在任廉潔,而且對掾吏們素來仁厚,因而他在郡中甚有威望,——也正因此,力子都在剛開始起事的時候,才會被他擊敗,他的這個意見說出來以後,郡府的掾吏中雖然還仍有不同意見的,但也都不再堅持己見了,就都遵從了他的命令。
於是,便在三日前,經過緊急的集合、調動,沂平的郡兵兵分兩路,一路由郡屬正率領,北上往利成、祝其,阻擊徐宣所部;一部則即由杜儼親自率領,來到了業亭縣,迎擊力子都部。
……
站點:塔^讀小說,歡迎下載-^
業亭,是王莽篡漢後改的縣名,此地本名東安。
“亭”,是當下的一種地方治安單位的名稱,每十里設一亭,亭的長吏叫做亭長。東安是一個堂堂的縣,長吏六百石,遠非斗食小吏的亭長可比,王莽為何把它的縣名改作了“亭”?
事實上,被改稱為“亭縣”的這種情況,不僅是出現在了東安縣的身上,海內百餘郡國,在其它一些郡國的境內,亦有某個縣被王莽改稱為“亭縣”的情況出現。
此乃因為“亭”這個字,本意為設在路旁供旅客停宿的公房,引申可有交通之意。由是,凡處於交通要地、或言之交通樞紐地方的縣邑,王莽就把之都改稱做了“亭縣”。一看這個縣的名字,帶個“亭”,不管對地理有所知、無所知,就都能知道這個地方肯定是個交通要地。
東安縣被王莽改為業亭,即是出於此故。
由此也可知道,東安縣的地理位置是有多麼的重要。
此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