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賴天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八十八章 齊宣王,菩提道祖,唯賴天恩,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了。你說這該怎麼辦?”齊宣王說:“撤他的職!”最後,孟子說:“全國之內,政事敗亂,人民不能安居樂業。你說這又該怎麼辦?”齊宣王看看自己的左右大臣,故意把話題扯到別處去了。齊宣王問道:“齊桓公、晉文公在春秋時代稱霸的事情,您可以講給我聽聽嗎?”孟子回答說:“孔子的學生沒有談論齊桓公、晉文公稱霸之事,所以沒有傳到後代來,我也沒有聽說過。大王如果一定要我說。那我就說說用道德來統一天下的王道吧?”齊宣王問:“道德怎麼樣就可以統一天下呢?”孟子說:“一切為了讓老百姓安居樂業。這樣去統一天下,就沒有誰能夠阻擋。”齊宣王說:“像我這樣的人能夠讓老百姓安居樂業嗎?”孟子說:“能夠。”齊宣王說:“憑什麼知道我能夠呢?”孟子說:“我曾經聽胡齕告訴過我一件事,說是大王您有一天坐在大殿上有人牽著牛從殿下走過,您看到了,便問:‘把牛牽到哪裡去?’牽牛的人回答:‘準備殺了取血祭鍾’。您便說:‘放了它吧!我不忍心看到它那害怕得發抖的樣子,就像毫無罪過卻被到處死刑一樣。’牽牛的人問:‘那就不祭鍾了嗎?’您說:‘怎麼可以不祭鍾呢?用羊來代替牛吧!’——不知道有沒有這件事?”
齊宣王說:“是有這件事。”孟子說:“憑大王您有這樣的仁心就可以統一天下了。老百姓聽說這件事後都認為您是吝嗇,我卻知道您不是吝嗇,而是因為不忍心。”齊宣王說:“是,確實有的老百姓這樣認為。不過,我們齊國雖然不大,但我怎麼會吝嗇到捨不得一頭牛的程度呢?我實在是不忍心看到它害怕得發抖的樣子,就像毫無罪過卻被判處死刑一樣,所以用羊來代替它。”孟子說:“大王也不要責怪老百姓認為您吝嗇。他們只看到您用小的羊去代替大的牛,哪裡知道其中的深意呢?何況,大王如果可憐它毫無罪過卻被宰殺,那牛和羊又有什麼區別呢?”齊宣王笑著說:“是啊,這一點連我自己也不知道到底是一種什麼心理。我的確不是吝嗇錢財才用羊去代替牛的,不過,老百姓這樣認為,的確也有他們的道理。”孟子說:“沒有關係。大王這種不忍心正是仁慈的表現,只因為您當時親眼見到牛而沒有見到羊。君子對於飛禽走獸,見到它們活著,便不忍心見到它們死去;聽到它們哀叫,便不忍心吃它們的肉。所以,君子總是遠離廚房。”
齊宣王高興了,說:“《詩經》說:‘別人有什麼心思,我能揣測到。’──說的就是先生您這樣的人啊。我這樣做了,回頭再去想它,卻想不出是為什麼。先生您說的這些,對於我的心真有豁然開朗的作用啊!這種心之所以符合王道的原因,是什麼呢?”(孟子)說:“(假如)有人報告大王說:‘我的力氣足以舉起三千斤,卻不能夠舉起一根羽毛;(我的)眼力足以看清鳥獸秋天新生細毛的末梢【曰:“有復於王者曰:‘吾力足以舉百鈞,而不足以舉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則王許之乎?”】,卻看不到整車的柴草。’那麼,大王您相信嗎?”(齊宣王)說:“不相信。”“如今您的恩德足以推及禽獸,而老百姓卻得不到您的功德,卻是為什麼呢?這樣看來,舉不起一根羽毛,是不用力氣的緣故;看不見整車的柴草,是不用目力的緣故;老百姓沒有受到受護,是不肯佈施恩德的緣故。所以,大王您不能以王道統一天下,是不肯幹,而不是不能幹。”
孟子說:“您最想要的東西是什麼,(我)可以聽聽嗎?”齊宣王只是笑卻不說話。孟子說:“是因為肥美的食物不夠吃呢?又輕又暖的衣服不夠穿呢?還是因為各種色彩不夠看呢?美妙的音樂不夠聽呢?左右受寵愛的人不夠用呢?(這些)您的大臣們都能充分地供給,難道大王真是為了這些嗎?”齊宣王說:“不是,我不是為了這些。”孟子說:“那麼,大王所最想得到的東西便可知道了:是想開拓疆土,使秦國、楚國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