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賴天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三十六章 道教發展(二),菩提道祖,唯賴天恩,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婢職在理財貨.《太平經》卷七十一說: 道有九度。……一名為元氣無為,二為凝靖虛無,三為數度分別可見,四為神遊出去而還反,五為大道神與四時五行相類,六為刺喜,七為社謀,八為洋神,九為家先。一事者各為九,九九八十一首,殊端異文密用之,則共為一大根,以神為使……其上三九二十七者,可以度世;其中央三九二十七可使真神吏;其下三九二十七其道多耶。 就是說,九節杖就是類似於權杖,既能招神又能劾鬼,持杖即職可理九人九氣之事,可以統攝天地萬物;可以度人得道。
張角事奉黃老道,在傳道的過程中,他以黃老 善道 教化天下。黃老道成了張角宣傳民眾、組織道徒的工具。其時,東漢朝野多有信黃老道者,許多統治者也都相信他是以 善道教民 ,以至 青、符、幽、冀、荊、揚、兗、豫八州之人,莫不畢應,或棄賣財產,流移奔赴 。經過十餘年的傳教,張角的教徒發展到幾十萬人。
張角所創立的太平道,其奉祀的神為黃老,也尊奉 中黃太乙. 太乙 又作 太一.《史記·天官書》說太一居紫微宮北辰: 中宮天極星,其一明者,太一常居也。 張守節《正義》說: 泰一,天帝之別名也。 秦漢時期, 太一 被認為是紫微宮北極天帝或 天帝大皇 ,是天中央主宰四方的最高神。《史記·封禪書》說: 天神貴者太一,太一佐曰五帝。 兩漢時期, 太一 又被視為比北斗神黃帝更高明的神仙。《漢書·王莽傳》引《紫閣圖》文: 太一、黃帝皆仙上天。 緯書《春秋合誠圖》又有 黃帝問太乙長生之道 之說。在《太平經》中也出現 太一 信仰,並有 太一 位於中央的觀念。《太平經》說: 然天地之道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守氣而不絕也。……乃上從天太一也,朝於中極,受符而行,周流洞達六方八遠,無窮時也。 1太平道在 太一之前冠以 中黃 二字,當與 五德終始說 有關。東漢光武帝得赤符稱帝,以火德自居。五行相生說是以木- 火- 土- 金- 水的次序,火可生土,五行中土居中,色尚黃,黃為大吉之色。太平道以 土 為吉,信仰 中黃太一 ,崇尚黃色,隱含著主運土德的張角太平道即將取代主運火德的東漢王朝,建立 黃天太平 社會的願望。張角自稱 黃天 ,頭裹 黃巾 ,提出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 的口號,奉 中黃太一 為尊神,原因就在這裡。
張角除了在家鄉冀州傳道以外,還派出八名弟子分赴到各地傳道。短短的十餘年間,全國十二個州當中就有八個州的百姓參加太平道,道徒達幾十萬人之多。為了便於組織和管理,張角把遍佈青、徐、幽、冀、荊、揚、兗、豫八州的道徒編為以 方 為單位的教區組織,全國共設三十六方,大方有萬餘人,小方有六七千人,各方均設渠帥總領其事。
這樣,張角經過十餘年的創教活動,終於建立了一個擁有幾十萬教徒,遍及全國三分之二以上州府的龐大的道教組織——太平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