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賴天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四十二章 司馬懿(二),菩提道祖,唯賴天恩,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太和三年(229年),蜀相諸葛亮第三次出兵攻魏,並佔據武都(今甘肅隴南武都區)、陰平(今甘肅文縣西北)二郡。太和四年(230年),魏明帝曹叡決定興師伐蜀。升司馬懿任大將軍、加大都督、假黃鉞,與大司馬曹真一起伐蜀。八月,魏明帝命曹真率主力由長安入子午谷,左將軍張合出斜谷,司馬懿自荊州溯漢水出西城,將兵分三路會攻漢中。司馬懿從西城開拓道路,水陸並進,沿著沔水逆流而上,直達朐忍,攻克新豐縣,駐軍丹口,後遇大雨班師。太和五年(231年)二月,諸葛亮率軍第四次北伐魏國,包圍祁山賈嗣、魏平部,並以木牛流馬運輸糧草,曹叡派司馬懿西駐長安防禦蜀軍。司馬懿留部將費曜、戴陵率4000人守邽,自率主力西救祁山。張合勸司馬懿分兵駐紮雍、郿兩地,以作大軍後鎮,司馬懿不同意。挺進喻麋,對戰諸葛亮。諸葛亮力挫魏軍。張合不聽司馬懿勸告,主動出擊,“詔合督諸將西至略陽,(諸葛)亮還保祁山,合追至木門,與亮軍交戰,飛矢中合右膝,薨。”青龍元年(233年),安定保塞匈奴大人胡薄居姿職等叛,司馬懿派遣胡遵等追討並破降。蜀軍退軍後,軍師杜襲、督軍薛悌都預計諸葛亮第二年麥熟時還會入侵,建議趁冬天調運糧草,解決隴右糧少問題。司馬懿認為:“諸葛亮兩次出祁山,一次攻陳倉,都受挫而返。即使以後他還會出兵,將不再攻城,而是尋求野戰,地點必在隴東,而不會在西側。諸葛亮常以糧少為恨,回去後必然廣積糧草,我估計沒有三年的積蓄,諸葛亮是不會貿然出兵北伐的。”

青龍二年(234年)二月,蜀相諸葛亮率軍十萬出斜谷伐魏。四月,諸葛亮至郿縣(位於今陝西寶雞),進駐渭水之南。司馬懿率軍渡渭水,背水築壘阻擊。諸將想在渭北與諸葛亮隔水相持,司馬懿說:“百姓積聚的糧秣財物都在渭南,這是必爭之地。”遂渡渭水背水紮營。當時,司馬懿屯兵渭南,郭淮估計諸葛亮一定會爭奪北原,主張先去佔領北原,司馬懿說:“如果諸葛亮跨過渭水登上北原,就可以連兵北山,斷絕隴道,震懾我朝臣民和胡人,此乃國家安危之大患。”很多人不以為然,但司馬懿認為如此,讓郭淮屯兵北原。不久,諸葛亮率大軍西行,諸將都認為諸葛亮想攻西圍。郭淮則認為,諸葛亮虛張聲勢是要讓魏軍大舉回應,而他的目標是陽遂。夜裡,蜀軍果然進攻陽遂,因城中早有防備,諸葛亮沒能成功。五月,十萬吳軍攻魏,配合蜀軍作戰,被滿寵所拒。七月,魏明帝曹叡率兵親征,吳軍撤兵。群臣認為司馬懿正還在西邊和諸葛亮重兵對峙,車駕可西幸長安,魏明帝則說:“孫權大軍已經撤回,諸葛亮孤軍無援、難成氣候,大將軍司馬懿足以抵擋,我沒有什麼憂慮了。”諸葛亮東進的道路受阻於司馬懿,從渭水前進,又有郭淮阻擋,於是移軍攻取大散關、隴城等地,回師進攻司馬懿。八月,司馬懿以“堅壁拒守,以逸待勞”的指示,與諸葛亮相持百餘日。諸葛亮數次挑戰,司馬懿均堅壁不出,以待其變。諸葛亮便派人給司馬懿送去婦人的服裝,欲激司馬懿出戰,司馬懿仍不出戰。為平息部屬不滿情緒,司馬懿故意裝怒,上表請戰。曹叡不許,並派骨鯁之臣辛毗杖節來做司馬懿的軍師,以節制他的行動。諸葛亮一來挑戰,司馬懿就要帶兵出擊,辛毗杖節立於軍門,司馬懿便不出兵。蜀將姜維就對諸葛亮說:“辛毗杖節而至,司馬懿不會出戰了。”諸葛亮則說:“彼本無戰情,所以固請戰者,以示武於其眾耳。將在軍,君命有所不受,苟能制吾,豈千里而請戰邪!”

諸葛亮遂分兵屯田,做長久屯駐之準備。司馬懿的三弟司馬孚也來信問前線軍情,司馬懿回信說:“亮志大而不見機,多謀而少決,好兵而無權,雖提卒十萬,已墮吾畫中,破之必矣。”不久,諸葛亮遣使求戰,司馬懿不談軍事,問使者:“諸葛公起居飲食如何,一頓能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震驚,師尊是我的未婚妻

灣溝洋芋

我有一個萬物空間,還能自動修練

三兩風吹

在末世忙著看傳說裝逼

殃隨禍心

炎神之錄

羽玲玲

文道風流

無名少年瘋子郎

七零空間物資:錦鯉長嫂養崽崽

賺錢無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