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賴天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四十一章 司馬懿,菩提道祖,唯賴天恩,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為避關羽鋒芒,一度準備遷都黃河以北。司馬懿和曹椽蔣濟及時勸阻說:“于禁被大水所淹,不是戰守上的失誤,對於國家的大局並沒有大損失,為此而遷都,即是向敵人示弱,又會使淮河、漢水一帶人心不穩;劉備、孫權外親內疏,如今關羽坐大,孫權必定不安,把這件事告知孫權,使他牽制關羽,則樊城之圍自解。”曹操從其計,孫權果然派呂蒙襲取公安,關羽被其俘殺。之後曹操認為荊州遺民及在潁川屯田的軍民逼近南方的敵對勢力,想把他們遷走。司馬懿認為:“荊楚之民大多輕脫,輕易移動怕是難以安定。如今關羽剛剛被擊破,藏竄逃亡者也在觀望時局。如今將那裡的人遷徙,既傷當地人的心意,也令想要回來的人不敢復還。”曹操聽了他的建議,沒有移民。之前藏竄逃亡者果然都復出歸化。延康元年(220年),曹操去世,朝野危懼,司馬懿管理喪葬諸事,內外肅然,並奉曹操梓宮回到鄴城。同年,曹丕即魏王位,司馬懿受封河津亭侯,轉丞相長史。當時孫權正率軍向西。朝臣們認為樊城、襄陽缺乏糧,不能抵禦吳軍,請召守將曹仁回駐宛城(今河南南陽宛城區)。司馬懿則表示:“孫權剛剛打敗關羽,正是他想和魏國結好的時候,一定不敢為患。襄陽是水陸交通要地,不能放棄。”曹丕沒聽其建議,命曹仁放火燒燬二城。後來孫權果然沒來入侵。曹丕悔之不及。
魏文帝黃初元年(220年)十一月,曹丕登皇帝位,史稱魏文帝。曹丕登基後,任命司馬懿為尚書,不久轉督軍、御史中丞,封安國鄉侯。黃初二年(221年),免去督軍官職,升任侍中、尚書右僕射。黃初五年(224年),曹丕伐吳,臨江觀兵。司馬懿奉命鎮守許昌,並改封司馬懿為向鄉侯,轉撫軍、假節,領兵五千,加給事中、錄尚書事。司馬懿力辭不受,曹丕說:“朕夜以繼日處理國家大事,沒有須臾片刻的休息時間。如今冊封你不是加以優榮,而是要你為我分憂。”黃初六年(225年),曹丕再次大興舟師伐吳,命司馬懿留守許都,對內鎮撫百姓,對外為大軍提供軍資。臨行,曹丕下詔給司馬懿說:“我深深地擔心後勤和朝內之事,所以將這些大事委託給你。歷史上曹參雖多有戰功,但是蕭何在後方的支援才更為重要。如今你留守後方,使我無西顧之憂,這可行嗎!”之後曹丕由廣陵(今江蘇揚州廣陵區)回師京都,又下詔對司馬懿說:“我向東用兵孫權,你該總理京都洛陽的事情;我在洛陽,你則應當總理東征孫權的戰事。”於是又命司馬懿留鎮許昌。黃初七年(226年)五月,曹丕病重。臨終時,令司馬懿與中軍大將軍曹真、鎮軍大將軍陳群、徵東大將軍曹休為輔政大臣。曹丕對太子曹叡說:“在這裡的三位重臣,一定不要懷疑他們。”曹叡即位,改封司馬懿為舞陽侯。孫權得知魏文帝去世後,於八月出兵攻魏。命諸葛瑾、張霸兵分兩路進攻襄陽,親自率軍進攻江夏郡(治石陽縣,即今武漢黃陂西南)。司馬懿擊退了孫權,又擊敗諸葛瑾,並斬殺張霸,斬首千餘級。十二月,司馬懿升任驃騎將軍。
太和元年(227年)六月,魏明帝曹叡命司馬懿駐紮宛城,加督荊、豫二州諸軍事。蜀將孟達降魏時,魏待其甚厚,司馬懿認為他言行傾巧,不可信任。但曹叡不聽,任命孟達領新城(今湖北房縣)太守。曹丕死後,孟達失寵,蜀丞相諸葛亮即暗中與之通訊,圖謀叛魏。諸葛亮恐他言行反覆無常,想促他速叛,知魏興太守申儀和他有矛盾,便派郭模到申儀處詐降,有意洩露其事。孟達聞此洩露,準備馬上起兵。申儀將此事密告司馬懿後,司馬懿怕他突然發難,給他去信,詳為慰解。孟達得信大喜,但是猶豫不決。司馬懿則暗中率軍進討,諸將見孟達與吳蜀交接,勸司馬懿先觀而後動。司馬懿說:“孟達沒有信義,現在正是他猶豫不決之時,應當趁他沒有決定而及時平定他。”司馬懿親自率軍日夜兼程前去討伐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