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賴天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十二章 老子,菩提道祖,唯賴天恩,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上主大道本借盤古、伏羲傳下道統,帝王弘揚大道教化眾民。自周封神榜之後,人與大道漸行漸遠。開始崇拜什麼山神、土地、雷公、電母、動物精怪……。還把三皇五帝神話,稱為天帝。總之就是崇拜偶像,以求平安,不在追求大道。東周時期諸侯割據,周王喪失共主地位。群雄爭霸,天下大亂。君主失德,不足以教化百姓。太上老君下世歷劫教化百姓引歸大道。
老子,姓李名耳聃字伯陽,古李和老一個音,耳和聃一個意思,所以李耳就是老聃,尊稱老子。老聃自幼聰慧,靜思好學,常纏著家將要聽國家興衰、戰爭成敗、觀星測象之事。就學於精通殷商禮樂的商容老先生。商容通天文地理,博古今禮儀
一日,商容教授道:“天地之間人為貴,眾人之中王為本。”老聃問道:“天為何物?”先生道:“天者,在上之清清者也。”老聃又問:“清清者又是何物?”先生道;“清清者,太空是也。”“太空之上,又是何物?”先生道:“太空之上,清之清者也。”“之上又是何物?”“清之清者之上,更為清清之清者也。”老聃又問。“清者窮盡處為何物?”先生道:“先賢未傳,古籍未載,愚師不敢妄言。”夜晚,仰頭觀日月星辰,低首思天上之天為何物,徹夜不能寐。
又一日,商老先生教授道:“六合之中,天地人物存焉。天有天道,地有地理,人有人倫,物有物性、有天道,故日月星辰可行也;有地理,故山川江海可成也;有人倫,故尊卑長幼可分也。有物性,故長短堅脆可別也。”老聃問道:“日月星辰,何人推而行之?山川江海,何人造而成之?尊卑長幼,何人定而分之?長短堅脆,何人劃而別之?”先生道:“皆神所為也。”老聃問道。“神何以可為也?”先生道:“神有變化之能。造物之功,故可為也。”老聃問:“神之能何由而來?神之功何時而備?”先生道:“先師未傳,古籍未載,愚師不敢妄言。夜晚視物而思,觸物而類,三日不知飯味。
又一日,商先生教授道:“君者,代天理世者也;民者,君之所御者也。君不行天意則廢,民不順君牧則罪,此乃治國之道也。”老聃問道:“民生非為君也,不順君牧則其理可解。君生乃天之意也,君背天意是何道理?”先生道:“神遣君代天理世。君生則如將在外也;將在外則君命有所不受。君出世則天意有所不領。”老聃問道:“神有變化之能,造物之功,何以不造聽命之君乎?”先生道:“先聖未傳,古籍未載,愚師不敢妄言。”於是是求教相邑之士,踏遍相邑之土,遇雨不知溼,迎風不覺吹。
一日,商老先生教授道:“天下之事,和為貴。失和則交兵,交兵則相殘,相殘則兩傷,兩傷則有害而無益。故與人利則利己,與人禍則禍己。”老聃問道:“天下失和,百姓之大害也,君何以不治?”先生道:“民爭,乃失小和也;失小和則得小禍,然而君可以治也。國爭,乃失大和也;失大和則得大禍,大禍者,君之過也,何以自治?”老聃問:“君不可自治,神何以不治?”先生道:“先哲未傳,古籍未載,愚師不敢妄言。”於是,遍訪相邑之士,遍讀相邑之書,遇暑不知暑,遇寒不知寒。
老聃對巫師獻祭極為反感,多次與巫師作對而被巫師綁住,欲獻火祭。聶興源來到世間將其救出,老聃即拜其(本元)為師學道。本元將商容不能回答的問題一一解答,為之後老子著《道德經》奠定了基礎。
商老先生教授三年道:“老夫識淺,聃兒思敏,三年而老夫之學授?聃兒,志遠圖宏之童也;相邑,偏僻閉塞之地也。若欲剔璞而為玉,需入周都而求深造。周都,典籍如海,賢士如雲,天下之聖地也,非入其內而難以成大器。老夫師兄為周太學博士,學識淵博,心胸曠達,愛才敬賢,以樹人為生,以助賢為樂,以薦賢為任。家養神童數位,皆由民間選來。不要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