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賊心不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九十二章 送上門的理由,綜武:青城餘人彥,作賊心不虛,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張召重好像察覺到什麼,施展輕功朝北邊飛去。
沒一會,滿臉凝重的張召重回來了。
“多總管,北面有大隊遼軍,人數不下二百人,打頭那些兵還披著鐵甲。”
一聽這話,多隆趕緊下令,所有人上馬出發。
在遼軍裡,能穿上全身鐵札甲的,都是打慣了仗的老兵,精銳中的精銳,難纏得很。
一旦被咬住,再想脫身就難了。
多隆帶著餘人彥等人離開之後不久,一員遼將帶著二百大批遼兵來了這裡。
看著一地的屍體,遼將勒馬不語。
自有身後的護衛帶人上前檢查屍體。
護衛臉色難看,拱手稟報道:“稟將軍,全死了,一個活口都沒有,而且都是一劍斃命。”
遼將點點頭,臉上沒有任何變化,可握著韁繩的手攥的發白,證明他並不像表面那樣波瀾不驚。
雖然理論上這些士兵都是擅自離營打草谷,並不是遼將下的令,就算現在全死光了,也全都是咎由自取,和遼將無關。
問題有的時候理論真的只是理論,現實里根本用不上。
原因很簡單,因為他是漢人。
他叫郭侃,當年契丹人南下佔據關中,他的祖父投降了契丹,當了個不大不小的中層將領。
自然而然的,郭侃成年之後也進入了遼軍之中。
作為關中漢人出身的將官,他在契丹軍中向來是下等人。
雖然職位中等,可不論是上官還是底層士兵,只要是契丹出身的,就沒有一個拿他當回事的。
不然這些死掉計程車兵也不敢擅自離營。
現在死了二十多契丹籍計程車兵,上面追查下來,這口大黑鍋必然會砸在郭侃的頭上。
官職是不用想了,能保住命就算好的。
郭侃無力的撥轉馬頭,“把他們的屍體帶上,回營。”
郭侃想過逃走,可他不能。
他一家老小都在遼國,他要是跑了,倒黴的是家裡人。
至於抓殺人者抵命,藉此開脫自身。
郭侃壓根沒想過。
除了看得出是江湖人士做的,完全沒有其他線索。
天下之大,人海茫茫,去哪裡抓?
再說了,就算真抓到了又如何,他照樣還是要倒黴。
擅自離營打草谷的事總要有人承擔。
他不抗下來,就證明是那些死了的契丹人錯了。
而在遼國,契丹人是不會錯的。
……
山下的一處荒地裡,斷後的張召重帶回訊息,帶兵的遼將收兵回營,並沒有追來。
帶人藏在草叢多的隆鬆了一口氣,總算有驚無險。
多隆身邊一個白披風中年帥哥說道:“多總管,遼軍死了那麼多人,肯定不會善罷甘休,必然會大加搜捕,我們還是早些離開的好,以免節外生枝,誤了大事。”
多隆想了想,“反正人數也差不多了,早點回京也好,免得皇上身邊無人可用,出什麼事。”
多隆此言一出,大部分人都出聲附和,同意立刻東進回京,日夜兼程也在所不惜。
多隆被這些人一腔忠君報國之心感動的不行,當即決定,連夜出發回京。
一幫人當即翻身上馬,縱馬飛奔之時,都在熱火朝天的討論著回京之後如何報效皇上。
倒不是這些人對康熙有多忠心,也不是多隆長的多好看,迷的他們神魂顛倒,拋家舍業的效忠。
他們這些人,大部分都是關中本地江湖人士,不要說康熙,就連紫禁城都沒見過。
之所以會這樣,完全是私心作祟。
無他,這鬼日子實在受不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