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賊心不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二十九章 見勢不妙就反正,綜武:青城餘人彥,作賊心不虛,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餘人彥又問了幾個問題。
那李福回答的雖然不知真假,但起碼對答如流,神色自若,不像是在撒謊。
由屯從堂外小跑著進來稟報,“大帥,兵馬正在集結,斥候也已經派出去了。”
餘人彥站起身,“不等了,備馬拿劍,出發。”
看著人不像是假的,李處溫也確實有投降的動機,所以餘人彥決定信他。
由屯應了聲,“是。”
餘人彥如今稱帝在望,不喜歡身邊的親兵喊喳、嗻之類的。
上行下效,餘人彥不喜歡,下面的人自然也就改了口。
帶著親兵營奔馬出了南城門。
郭侃等將領已經將兵馬集合完畢。
騎兵在前,步軍壓後,過萬支火把,照的城門外幾如白晝。
永壽城小,容不下數萬兵馬,故而大部分兵馬都是在城外紮營。
倒是方便緊急時集結兵馬。
司馬衛所部雖然不在召集之列,可同在城外營中駐紮,聽到動靜的司馬衛還是過來看看。
餘人彥本來還想派人去囑咐司馬衛嚴加看管契丹降軍。
可一看司馬衛就在這裡,於是直接將他喊來,耳提面命一番。
叮囑完司馬衛,餘人彥馬鞭一揮,帶著大軍出發。
為了追上耶律齊,拖住他的兵馬,餘人彥帶著五千餘騎兵快馬先行。
郭侃則帶著步軍在後面跟進。
耶律洪基為了迎戰西夏軍,把遼國中央的大部分家底都帶了熙州。
其中就包括數量眾多,並且質量上乘的戰馬。
然後這些軍資,就在狄道城被餘人彥一鍋包圓,成了他的武裝力量。
當初騎著這些戰馬的遼軍騎兵部隊在分散的情況下,於狄道城裡倉皇迎戰,沒有起到什麼大作用。
可如今在這關中平原上,這些戰馬,卻是能要耶律齊小命的戰略級武力。
騎兵一路快馬加鞭,沒多久就到了耶律齊所部歸聖軍的營寨。
營寨外,遇到了正要回返稟報的斥候。
斥候們稟報,說他們到耶律齊營寨的時候,營寨裡就是漆黑一片,一點聲響都沒有,更沒有巡邏把守的當值士兵。
他們進去探查,發現這是一座徹頭徹尾的空營,裡面一個人也沒有。
倒是軍械糧草有不少遺落,看樣子走的很急,而且沒走多久。
餘人彥這下徹底信了李福的話,下令不惜馬力,全速向長安的方向追擊。
只要是行軍,就一定會留下痕跡,再小心也沒用。
更何況餘人彥這邊還有隨軍常駐附近的內奸李福指路。
順著痕跡,餘人彥率領的騎兵沒多久就追上了耶律齊麾下那九成都是步卒的歸聖軍。
因為耶律洪基當初搜刮了京兆的大部分戰馬帶去熙州迎戰西夏軍,所以留在後方的遼軍兵馬普遍戰馬不足。
不少騎兵被迫轉職成步兵。
這些戰馬不足的後方軍隊中,自然也包括耶律齊的歸聖軍。
現在是晚上,雙方都打著火把,遠處看都是一條火龍,顯眼的很。
既然不存在隱匿行蹤的可能,也沒有偷襲的條件,那就只能真刀真槍的拼了。
好在餘人彥帶來的人多,後面又有正在趕來的步軍,拼消耗,勝利就只是時間問題。
餘人彥長劍一揮,縱馬前奔,大喊道:“衝上去,拖住他們。”
騎兵想要衝擊步兵軍陣,死亡率是很高的。
餘人彥麾下這群成軍沒多久的烏合之眾還做不到這一點。
不過好在餘人彥只是想拖住耶律齊的歸聖軍,讓後面的步軍有時間趕上來,這就簡單多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