泱上雲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四十一回觀局(下),紅樓之韶光如夢,泱上雲逐,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娘,您不是不信這些佛啊,道什麼的,怎麼今日突然起意要來進香?”從庵廟出來,王鸞攙著石夫人下石階時,心下一時好奇,沒忍住問道。

石夫人踅身望向山門,此時林黛玉正由紫鵑,清影等人擁護著從門裡頭出來,便對女兒說道:“求個平安罷了。”

王鸞只當母親是為了弟弟王攸祈福,於是陪笑道:“弟弟信中不是說差事已經辦完,這幾日便能抵京。”

石夫人眉梢一挑,說道:“抵京是一碼事,差事辦完是另一碼事,更何況這差事還是宮裡的。”

“是是是,女兒說錯了話還不成?”王鸞吐了吐舌頭,抱著石夫人的手臂撒嬌道。

林黛玉看見石階下母女二人親暱的模樣,豔羨不已。

......

回說聖孫前往探視王攸,未入花園,便聽得裡頭傳來一陣宛轉悠揚的琴聲。

隨侍太監要進去通報,卻被聖孫抬手按下,聖孫悄步進門,張望眼時,卻見王攸正襟危坐,勾挑抹撥地正在撫琴,案前一縷香菸徐徐而上,又隨風而逝。

又遙遙聽得王攸吟道:

“昔我來遊帝京裡,青藤蟠虯老將死。

滿地落葉秋風喧,似嘆所居託無主。

今我來時花正芳,青藤蔓枝如許長。

天池之水梳洗出,夭矯之勢似龍張。

能令遺蹟不湮淪,便是青藤舊知己。

況復披榛榮門牆,年年寒食拜斜陽!

吁嗟乎!

風雲迭起歸舟晚,流水桃花何久長!”(注1,2:取自二月河《雍正皇帝》鄔思道所作。)

聖孫年幼,只能得其一而不能取其二,於是在聽完後便走上前笑讚道:“先生今日可算大安了,竟兀自在此閒詠青藤,好安適!”

王攸聞言一驚,急忙棄琴起身拜見,口中忙道:“罪臣王攸參見殿下,殿下千歲。”

“先生不必多禮,請起!”聖孫指了指案上的古琴,笑道:“皇爺爺說先生才藝雙絕,如今看來,果然不虛。”

“臣一介狂生,擔此虛名受之有愧。”王攸低頭躬身說道。

“那日你為何不答應陛下?”聖孫找了一張椅子,穩穩的坐了上去,疑惑地看著王攸,“若是早前答應了,又何必會遭此一難?”

“臣本是戴罪之身,豈敢得承聖恩,伴駕殿下?”

“這麼說,先生如今仍舊是不願意了?”聖孫臉上露出一絲慍怒,不悅之情溢於言表。

王攸不卑不亢的重複道:“臣不敢!”

“王文泱,你不要忘了是本王救了你,本王這就把你的話告訴皇爺爺,讓他治你的罪!”聖孫從椅子上跳了下來,氣憤道,“本王以為你與那些人不同,是個真名士,真君子,願以師禮待汝,但沒想到你也是塊冥頑不靈的石頭,又臭又硬,可惡!”

周邊隨侍的太監見這位小主子動了怒,盡皆對王攸面目憎惡起來。

“臣謝殿下救命之恩,此恩臣沒齒難忘。殿下於臣是君,而非學生,天下豈有挾恩居上的道理?是故臣不敢。倘若陛下知曉,臣及臣滿門皆難逃欺君蔑上的罪名。”王攸努力為自己辯解道,經歷過這次苦差事,王攸才深刻的體會到鎮府司衙門錦衣衛的無孔不入。

自己的命明面上是眼前這位殿下所救,可背地裡卻是當今天子,其目的就是逼自己和父親兩代人皆效忠天家。

至於那撥追殺自己的人,王攸心中雖早有揣測,可沒有證據便做不得數。

當務之急是先回家。

但是眼前這熟悉且陌生的宮牆卻禁錮住了他,按理說天子會秘密召見於他,詢問糧草虧空一事,可這都過去了四五天,仍然沒有動靜,就好似被遺忘了一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竟穿越成蔡邕兒子?

柴宗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