泱上雲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零八回與妻書,紅樓之韶光如夢,泱上雲逐,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後來如何?”林黛玉覺得王攸給她講的故事中的女主人公很像自己,同樣的父母早亡,同樣的寄人籬下,同樣的傷春悲秋,唯一不同的是自己有幸遇見了眼前之人,而故事中的女主人公日思夜想的人兒卻是個......

“後邊的故事寫書的人並未著筆,故而我不知具體。但此殘本開篇對結局只用了一段話概括。末了一句說是:‘好一似食盡鳥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王攸喟嘆道。

“好一似食盡鳥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真乾淨......”林黛玉垂著腦袋,作沉思狀。在心中默唸了一遍又一遍,不由自主的打了個寒噤。

王攸注意到妻子扇子一般的睫毛輕顫,纖細的手指不斷絞著帕子,美目中也透露著不安。

許是察覺到王攸的目光,黛玉也側目看向他。

四目相對下,夫妻二人皆是看出了對方的心思。

王攸並未過多解釋,而是緩步走至一書架旁,撥弄了一番後,只見夾層之間彈出一個暗格出來,緊接著王攸從裡頭掏將出一枚錦囊來。

“這是我去年應召出仕江南前為你備下的三枚錦囊中最後一枚。你可開啟瞧瞧。”說罷,王攸便將錦囊放置妻子跟前。

林黛玉看著面前這個巴掌大的錦囊,原本不安的目光也變得異常凝重,她知道這裡頭勢必裝著王攸給自己的答案,而故事本身也和這個答案有關。

她顫手伸向錦囊,解開上頭的繫帶,呈現在眼面前的是一卷已經泛黃發皺的信箋。

“黛玉妹妹如唔,攸今以此書與汝永別矣。攸行筆之際,尚處墀上作欽差;汝觀書之時,攸已落囹圄為死囚也......”

“唰!”信箋自手中滑落,林黛玉無論如何也想不到這第三枚錦囊中竟然藏著的是王攸的一份絕筆。她站起身,指著王攸顫聲問道:“你這是什麼意思?”

王攸不緊不慢的答道:“當初我奉旨入仕,其實並非我本意。出任江南,更是迫不得已。老師以守孝為名壓我三載,其所慮者,旨在當今天子。今上施行新政,一改太上皇晚年弊政,然朝中等勳貴世家多有阻攔,是以引得天子不滿,繼而生怨,欲除之而後快。世家之中以江南甄家為首,而這勳貴之間又以京都賈家為先。甄賈兩家是為老親,我王家雖與甄家有隙,但又和賈家關係密切,此間盤根錯節,實難分離。陛下取我入仕,又意在江南,我自知此經一去,恐無歸期,是才有此絕筆封於錦囊之內。”

“那故事呢?”

“君子之澤,五世而斬。本是一勸人上進之書,那其中才子佳人皆為幻筆。可雖是幻筆,但勝在真實。”王攸苦笑道,“不過......”

“你是怕結局如此,最終也落得個‘懷璧其罪’?”

“是。”王攸回答的乾脆利落。

林黛玉默了默,垂下眼眸再度看向桌上的信箋。

“妹妹憶否?昔年姑蘇城內,攸有幸與汝共乘一舟,白牆黑瓦,小橋流水......只恩師遺書所命,攸恐食言,恩師所留分文未取......假使天佑我命,得以回京,攸必上陳父母,迎娶妹妹為妻,以全情分......嗟乎!巾短情長,所未盡者,尚有萬千,妹妹可模擬得之。攸將與汝相隔千里,不能得見,實乃憾事......癸未九月廿二日夜文泱絕筆。”

林黛玉看著這撕肝裂心的信箋內容,句句深情,字字無奈,哪裡還忍得住淚水,自是奪眶而出,她一頭撲進王攸懷中,只訴道:“你為何不早與我說?”

“我怕你一時難以接受,所以才未曾早說,如今父親入閣拜相,看似顯赫揚揚,實則危機四伏。今上剛愎雄猜,難以琢磨,我本欲藉此良機,勵行革舉,除奸佞,靖魑魅,無奈命不由我。此前談及各家盤根錯節,難分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竟穿越成蔡邕兒子?

柴宗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