泱上雲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九十三回往事知多少,紅樓之韶光如夢,泱上雲逐,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青雲軒屋後頭有一小舍,名為‘嬋娟’,其臨水而建,掩映於松柏竹木之間,只一條羊腸石子漫的小路可通,是個清幽雅靜之所。

此處本為王攸的內書房,然自黛玉進門後,這裡便被讓與了黛玉作為後者的操琴讀書之地,而王攸自己則是搬去外書房處理事務。

只可惜天有不測風雲,一道雷擊引起的大火將那兩層樓高的外書房燒燬大半。

本來吧,王攸想再花上點銀子請人修繕一下,誰料石夫人知道後,直接不準,說什麼那地方不吉利云云的,緊跟著又不知用了什麼法子說服了妻子黛玉。

無奈之下,只好作罷。

說起這嬋娟小舍,剛適應攸大奶奶身份的林黛玉還鬧出過一個笑話,足足被王攸打趣了許久。林黛玉初到嬋娟小舍時,心中以為是王攸故意為之,學著漢武帝金屋藏嬌的方式討她歡心,當時是又急又氣。

只因這陳阿嬌雖得武帝一時寵愛,後來卻由於驕橫與巫蠱被漢武帝廢黜,結局悽慘。林黛玉自是要問個明白,是以當夜便問起王攸緣故。

王攸對答曰:“東坡先生之‘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又以清影,瓊玉二人名字為證,駁得林黛玉是面紅耳赤。此外這嬋娟二字並非王攸所取,而是王子騰早年間聽從風水相師指點所命,這嬋娟小舍落於青雲軒之北,如月在雲上,月隱雲中,乃是大吉大貴之處。

更不必說王攸生於中秋月圓之夜,更是與這‘嬋娟’二字相得益彰。

......

外頭盛夏酷暑,嬋娟小舍內卻是涼風習習。

此時林黛玉正踩在一張梯凳上,墊起腳在書架上認真的翻找著什麼,底下扶著梯凳的雪雁,凌梅二人皆是屏氣凝神仰頭注視著,生怕林黛玉從高處摔下。

“找到了!”林黛玉欣喜不已,她輕輕撣了撣書冊上頭的灰塵,然後快速翻開,映入眼簾的是一列列熟悉到讓她不禁落淚的字型。

這些皆是父親林如海的手筆。

林黛玉沿著梯凳慢慢從高處下了地,快步來到光亮處,一頁又一頁的小心翻閱著,這本林如海手纂的書冊上記載的是林家所有奴僕的原籍資訊。

“雪雁...凌梅...潤竹...”

“唰!”又是一頁。

“嗯?怎麼會?”林黛玉大驚失色,原本應是筆箐的那一頁竟然被人強行撕掉了,直接跳到了紙岫,緊接著是絳墨,陶硯。

此時,門外陡然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緊接著湘簾便被人從外頭掀起。

林黛玉本就心神未定,自是被嚇的‘啊’的一聲,將手上的書冊摔落在地。林黛玉見是夫君王攸,不由的撫著心口,嗔道:“做什麼這麼急,將我唬了一跳,莫非後頭又有人趕你不成?”

王攸大踏步來到桌前,提起桌上的茶壺,倒了個滿杯,一飲而盡,大呼過癮,而後扇風笑道:“這大暑天的,你這又是吃了生薑?”

林黛玉自知王攸在拿舊年裡的事打趣她,也不作惱,相反莞爾一笑,先將掉落在地的書冊撿起,然後幾步上前,將書冊放在桌上,並說道:“你看吧。”

王攸倒也不急著看,而是就著剛才的話告訴黛玉道:“那日寶姐姐只問起我被削官罷職一事。”

林黛玉俏臉微紅,伸手推搡了他一把,“誰問你這個了?”說完便哼了一聲,也不理他,轉身去將面水的那扇窗戶開啟。

王攸搖頭失笑,拿起桌上的書冊,當翻看至應是筆箐那一頁時,同樣一驚。良久過後,王攸來到林黛玉身後,嘆道:“我瞧著那一頁應該是老師在世時自個兒撕下的,目的是不想讓我們牽涉進去。”

“你明白就好。至於父親因何選她,我只知父親是想讓她保護我。”

王攸默然的點了點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竟穿越成蔡邕兒子?

柴宗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