泱上雲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十七回忠順,紅樓之韶光如夢,泱上雲逐,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出了刑部大牢,王攸緊跟著蔣長史的步伐上了車與,然後任憑後者裹挾著來到一間不知名的偏殿中。

殿內除了他外,還有四五個人,年紀不一,只不過王攸皆不認識,不過看他們見到蔣長史時的隨意態度,想必與忠順王府關係深厚。

幾人同樣好奇且詫異的看向王攸,弄不明白這麼一個邋遢不堪,不修邊幅的年輕人怎麼也到了這裡。

正當幾人等著蔣長史舉薦時,殿外發出一陣動靜。本以為是忠順王爺前來,不曾想卻是十來個太監抬著御膳桌走了進來。

只見又寬又長的填漆花膳桌中間擺著紅白鴨子燉雜燴火鍋,咕嘟嘟沸著騰起熱氣,鮮香撲鼻,四周攢著四砂鍋熱菜,炒雞炒肉燉酸菜,燕窩雞糕酒燉鴨,燒狍肉和鹿筋鍋燒鴨子,繞桌邊擺放著火腿鹹肉,羊耳西點,野雞爪以及兩盤瓜果,細巧點心和熱奶子......

王攸在大牢內苦熬了三天三夜,嘴裡早就淡出了鳥,此刻見到一桌子佳餚美食,自是食指大動。可這俗話說的好,“吃人嘴短,拿人手軟”,忠順王爺搞這一出是幾個意思,不僅王攸不明白,就連那幾個被王攸認作與忠順王府關係深厚的幾人同樣神色幾經變幻,而後又齊刷刷的看向蔣長史,緊接著又把目光投向王攸。

見蔣長史沉默不言,王攸本著既來之,則安之的心態坐了下來,神色自若的吃著面前的茶水,待兩盞茶下肚,只聽得殿外一聲喊:“王爺到!”

那幾人正自愣怔,忠順王爺手執聖旨已然跨步入室,一陣桌椅亂響,唬的前者一齊起身,竟忘了行禮。王攸款款起身,順帶理了一下凌亂的鬚髮以及撣了撣衣裳從容跪下,行大禮參拜:“臣王攸幸得陛下垂憐,苟全性命!唯以身許國,以報天恩!”

聽得王攸自報家門,那一干人這才知道,原來這個狼狽模樣的年輕人竟是王氏嫡子,此時瞧得忠順王爺手中明晃晃的聖旨,也都忙匍匐跪地行參拜之禮。

忠順王爺的目光在眾人的身上掃過,最後停留在王攸身上,繼而展開聖旨,朗聲道:“奉天承運,皇帝敕曰:若昔舊典,式序有官。庶幾正名,於以責實。故雖耆宿,得謝於朝,爵秩所頌,亦莫敢忽。今擢......”

原來這是一封官員任免的諭旨,只可惜裡頭提到的人名並無王攸,相反那一干人的名號皆在內,因在國喪期間,幾人不好太過興奮,得此御膳已是天恩浩蕩了。

用過筵後,那一干人便是再次叩頭,表述忠心為國云云,便齊步退下了。

“王文泱?”果然,過了一陣,忠順王爺開口說道:“聽聞你早年在先帝跟前言及北靜王時,說什麼‘王上加白’的話?可有此事?”忠順王爺的聲音頗具威嚴和洞穿力。

“臣不敢隱瞞,確有其事。”

“你可知罪?”忠順王爺目光一閃,叱聲道。

“敢問殿下,臣所犯何罪?”

“妄議王室,挑撥天家,這不是罪?”

“彼時臣年幼無知,一時失言,別無他心。其後先帝黜臣歸家,好生讀書,以儆效尤。”王攸侃侃而談。

“好一個別無他心,那賈家密謀造反一事你可知曉?”忠順王爺圖窮匕見。

王攸一驚,急色道:“聞所未聞。”

“當真不知?”

“不知!”王攸辯解道:“昔日先帝疑臣父子行謀逆之事,臣亦下經詔獄,至於賈家謀逆一事,還請殿下明察。”

“明察?呵呵。”忠順王爺森然一笑,當即看向一旁伺候的長史官蔣大人,但見後者拍了拍手,兩個小太監從後門處跑了進來,手中捧著一摞稟扎,呈送至王爺面前。“這便是證據,你還有何話要說?”

王攸沒敢伸手去看,只因這種涉及謀逆的機密若無聖意不得翻閱,他不想留個把柄給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竟穿越成蔡邕兒子?

柴宗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