泱上雲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回青雲,紅樓之韶光如夢,泱上雲逐,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官道兩旁枯老的梧桐樹,三尖兩邊形似手掌的葉片或橙或黃或赤,時而在沙沙的雨中簌簌而動,時而在涼透了的秋風中搖曳著溼漉漉的枝條。
偶爾從道口襲來一陣賊風,捲起路邊土坡上的五彩斑斕亦或者枯敗成灰的落葉,夾雜著厚重的土腥味,隨著溼涼沉重的雨水向抬轎的轎伕以及護轎的扈從身上狠狠砸去。
這一行人當中約莫十來個人,皆身披油衣,泡透了的且沾滿汙泥的牛皮靴子,踩在泥沙石子所築的官道上,發出咯咕咯咕的聲響。
再配合轎伕抬槓時的上下浮動的咯吱聲,倒是頗有韻律。這樣的天氣,又走著這樣的路,這十來個人竟然沒有一個倚傾歪斜踉蹌不堪,可見皆是訓練有素之輩。
“咳...哼。”軟轎中倏然響起一聲咳嗽,一行人的腳步也隨之放緩了下來,轎中之人微微掀起簾子的一角,朝著外頭吐了一口濃痰,隨後問道:“還有多久才到?”
“先生,此處離京城北門還有三十里地,約莫需要兩個時辰。”一個四方白淨臉的頭目不卑不亢的回答道。
“好,諸位弟兄辛苦了,待我入了京,面見過王爺後,自然會給你們請賞。”
“多謝先生!”
......
原定九月初九重陽節出城去西山登高辭秋,不料天公不作美,行至半道,竟下起雨來,且雨勢漸大。
王攸並未坐轎,一行數人打著傘拾階而上,直至山頂處的一處六角亭歇了下來。
亭中有一家三口為躲雨而在此歇腳,見著王攸一行人裝扮不俗,又攜帶女眷,趕忙起身要走,但卻被王攸派人攔了下來。
那男子雖然害怕,但為了保護妻兒,仍將她們死死護在身後。
“翠墨,把我的傘送過去。”探春見狀,於心不忍,當即吩咐道。
瞧見一個衣著光鮮的妙齡女子朝著己方走來,又見攔住他們的人讓開一條道,男子原本緊張不安的神經立時就放鬆下來,於是央求翠墨道:“小姐,求你開開恩,放我們一條生路吧。”說罷,就要領著妻子孩子跪下來給翠墨磕頭。
翠墨忙上前將那妻子攙扶起來,說道:“我可不是什麼小姐,這傘是我家......”許是忌憚什麼,忙改口道:“這傘就送給你們了,你們快下山去吧。”
“多謝。”那妻子惶恐的接過傘,只說了兩個字。
看著倉皇逃離此地的一家三口,探春不由的嘆了口氣。再看向王攸,後者早已進入亭中倚柱兀坐,任由底下的小廝和丫鬟擺放起酒食來。
自打一個月前,侍書的事過後,他就再也沒進她的房間,甚至連一句話都不曾和她說過,一應飲食起居皆在騰雲齋中。
直到今日,他帶了她來到了此地。
立於亭中,放眼四望,但見盲雨如膏簌簌從天而降。遠近山巒秋葉正豔,或紅或黃或赭或紫,還有大片大片烏沉沉碧森森的松柏,籠籠統統迷迷茫茫中麗色雜陳,恍惚若動,凝視則靜。
周匝風聲雨聲松濤聲,以及茶水烹沸聲混沌一片,真令人洗心清目萬慮皆空。
“那兒是一片桃樹林。”正當探春沉浸在這令人如痴如醉的雨景當中時,王攸的聲音乍然在耳邊響起,慌得她急忙要躲。
“昔年,我曾帶了夫人去了那片桃花林,當然也來過這裡。”(注1)
王攸長身而立,弱冠的他此刻正悵惘的鳥瞰雨景和不遠處的京城,一副似悲似喜半含半露的神情,探春聽他提及林黛玉,又念起他的不易,終究是心疼了。
“我今日帶你來這,不為別的,就想問你一件事,亦或者想聽聽你的想法。”王攸指著籠罩在雨霧中的京城問道:“你出身賈家,若是有一天,賈家亡了,你當如何?”
“百足之蟲,死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