泱上雲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十二回不在梅邊在柳邊(下),紅樓之韶光如夢,泱上雲逐,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遞個準信兒,可知這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寶釵非常同情寶琴的遭遇,可她們女兒家又能改變什麼呢?
寶琴的親事是父母之命,就連文書也是早早的與那梅翰林交換,只待年歲到了,便可成親。可如今梅家杳無音訊,隻字不提,薛家就是想反悔,也要尋得梅家之人,將文書要回,才可作罷。
否則就是一家女許兩家親,這不光光是耽誤女兒名聲體面,更重要的是沒了信用。
換作別家,還可將就圓過去。可薛家是以商為本,若因此事沒了信用,只怕日後生意會更加難做。
薛寶釵清楚,薛姨媽也明白這個道理。
既然無法改變,那就只能等。
“梅家......”
“姐姐,你用不著勸我。我也知道你和太太心中的顧慮,說真的,我不想在等了。至於別的,我也不去想,父親在天有靈,他肯定是希望我幸福的。我和你,乃至於她們都不一樣,我從小便跟隨父親走南闖北,本就不拘束於一地,比起虛無的,甚至沒有結果的等待,我更想做的是去爭取。前些年我還小,然而今年我十六了,也算是個大姑娘了。若是我有幸尋著了梅家人,勢必親手要回文書。”
寶釵怔怔的看著寶琴,後者的話實在太過離經叛道,但細想之下卻並非沒有道理。
薛寶琴悽然一笑,擦掉眼角的淚珠,又道是:“言而無信之人,我才不會嫁呢!”說罷,便是轉身跑開了。
寶釵的目光忽明忽滅,臉上神色也不由的為之動容。寶釵明白若是易地而處,她做不到向寶琴這般灑脫,更不會說出那等狂妄之言。
許是想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又許是心中一直以來堅持的道義發揮了作用,寶釵乍起波瀾的內心很快便平靜下來,臉上也漸漸恢復成清冷之色。
恰如那山巔的雪,可望而不可即。
“妹妹,你多保重。姐姐能幫你做的,只有將此事暫且不告訴母親。”寶釵喃喃自語道,然後朝著相反的方向迤然離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