泱上雲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十六回左右,紅樓之韶光如夢,泱上雲逐,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看似長篇大論,實則就兩個字。
銀子。
中州算是產糧大戶,雖不及揚州,但放眼別處,也只蜀州一地能與之相較。
然而自古以來,蜀道艱難,更何況蜀州一地的糧食大半用作軍糧,中州一地離京城不過千里,再添運河之力,漕運暢通。
如此地利,哪裡是缺銀子的地方。
然而事實截然相反,這四五年間,天災人禍不斷,尤其是黃河兩次決堤,奪淮入海,致使隔壁徐州境內,尤其是淮北道一片狼藉,除卻三五縣不曾受災外,其餘全部陷於泥沙之內。
當地百姓苦不堪言,怨聲載道,更有流民四起,往其它州府逃竄作亂。
在場的一眾士紳盡皆沉默下來,使得氣氛一下子冷了許多。
洛陽尚且需要如此,更不用說黃河沿岸的其它府縣了。
“府尹大人,按理說咱們應當為本地老百姓盡一份力,只不過我們現在都是心有餘而力不足,至於這其中緣由,想來大人心裡也明白。這士紳不納糧不交稅是千百年來的祖制,何以到了本朝卻偏偏改了,大傢伙說是不是?”
“桂山兄說的不錯。正所謂祖制不可廢,就是太祖爺,世祖爺,先帝爺,太上皇都不敢違背的事,今上......”
“大膽!”府尹怒喝一聲,立刻命人將那居心叵測之人逮捕起來。
“府尹大人,他不過是實話實說罷了,在場的所有人都是這般認為,又何必遮遮掩掩的。其實不光咱們這兒如此,就是揚州江南,浙東那裡計程車人也是如此。”
“那你們是要造反了?”
“不敢,可這‘物不平則鳴,人不平則言’的道理大人比我等更清楚。”
洛陽府尹皺著眉,又讓手底下的人將之前那口出狂言之人放開。
“大人英明。”
“大人英明!”
一時間不少人齊聲附和起來。
“府尹大人喚我等前來,不過是為了銀子,咱們都是本地出身,若是黃河從咱們這裡決了堤,非但大人官位不保,性命堪憂,咱們各家產業也要跟著一道遭殃,故此,我捐一千兩以表誠意。”說罷,便掏出一張千兩銀票,放在桌上。
有人帶頭,自然也有人效法。
沒人會願意自己受災,故此花錢消災也是常事。
一刻鐘後,幾乎所有人都捐了銀子,攏共不到七萬兩銀子。
“還望大人莫要辜負了我等這份心意。”說話的仍是那最先掏銀子的人,也恰是旁人口中所喚的桂山兄。
只見他含笑著對府尹拱了拱手,便揚長而去。跟在他身後的足足二三十人,基本佔了今日來人的四成,足見此人威望之高。
王攸也向身旁一人打聽了一下這位桂山兄的身份,原來此人姓唐,早年是一位舉人,後來入京趕考途中不幸遭遇大風,船也沉了水,雖有幸撿回一條命,但也因此傷了一條腿,至此仕途無望。
“怪道如此,只是......”王攸還想繼續探聽,不料卻見洛陽府尹朝著自己走了過來,身旁之人急忙躲開。
王攸欲從懷中掏銀票,不過這動作卻被府尹阻止。
“文泱老弟,可否借一步說話?”
王攸左右看了看,果見有人在對他指指點點,竊竊私語。想必也是和自己先前一般,打聽自己的來頭和背景。
王攸覺得此地不宜多待,於是便說道:“大人有什麼要求,便在這裡說吧。”
“下官有個不情之請。”
王攸見他如此自稱,心中已是瞭然,當即婉拒道:“銀子的事我可以給多些,可若是涉及京中,恕我無能為力。”
府尹頓時沒了脾氣,他清楚王攸的身份,否則當初也不可能出城相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