泱上雲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十八回清照,紅樓之韶光如夢,泱上雲逐,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昔年易安居士和她的夫君......”林黛玉不忍再往下說,她身子顫動的厲害,生怕王攸這一去,再也回不來。

正如她那日前說的‘許多事她雖不管,可並不代表不知’。

這些年,夫君心裡的恐懼來自於何處,她也能猜個七七八八。她是個女子,不懂朝堂上的那些亂七八糟的事,她只知王攸是她立於世間僅剩的依靠了。

她不願和他分離,哪怕面對的是死亡,她也要和他在一起。

王攸知道林黛玉最喜歡的詞人便是李清照了,尤其是那句‘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常常令她潸然淚下,感慨縱使像易安居士那般的千古第一才女,也終究逃不開悲苦的命運。甚至為其寫了一首詩,以表欽佩之情,同情之意(注:十獨吟之一)。

而白日裡姐姐王鸞的遭遇,更是觸動了妻子的內心。

“你答應我的,怎麼能說話不算數?”林黛玉淚眼婆娑的說道。

“我......”

“你怎麼每次都有那麼多的解釋?是因為霖兒嗎?他還小,什麼都不明白,你可曾想過一旦你出了什麼事,你讓我們孤兒寡母的怎麼活?我又不是你姐姐,過得不好還有孃家可去,還有兄弟可訴,還有孃親可愛。我只有你啊!”林黛玉埋著頭,哭聲也漸漸大了起來。

王攸將她攬入懷中,手摩挲著她那快及腰的墨髮,沉吟良久的緩緩說道:“金陵那邊也出了變故,族中凡是在職為官的一律罷黜且被圈禁,至今為止已近一月。聖上此前下旨召我入京,按理說聖命難違,彼時的情況我理應放下一切回京面聖,可我非但沒那麼做,相反直到父親喪事辦完,也不見北面催促之意,可見宮裡知道這裡的情況,換句話說,我在洛陽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皆有專人每日呈報天子。聖上若是真想殺我,早在父親自盡的當晚,便可將我一併剷除,然而他卻並沒那麼做,哪怕我不遵旨意,他依舊沒有動我。”

林黛玉聽著他的聲音充滿了無奈和沉重,忙緊緊的貼住他。

“以我對聖上的瞭解,他是個極其自負的人,不會輕易妥協,哪怕答應了父親臨終前的條件,也有極大的可能會反悔。那麼他不殺我的原因,便是利大於弊,一開始我以為是因為太孫殿下,可後來我才發現是自己想的太簡單了。而這也恰恰是他召我回京的根本原因,同時也促使了我做出讓你和母親留守洛陽的決定。”

“你是怕......”林黛玉似乎通透了王攸的想法,驚恐的瞪大雙眼。

“不錯,想必你也瞧見了,這四十九日,來往洛陽祭奠弔唁的多是武官,這一點聖上清楚的很,換句話說父親的死和這一點不無關係。如今朝廷內憂外患,武官自然會抓住這次絕佳的機會,為自身謀求軍功和富貴,可這也打破了朝堂上多年維持的平衡,原本就佔據主動的文官勢必要反撲,所以才有了西海議和,也就是探春的事。至於天子,他要將新政繼續推行下去,就不得不依賴文官的治理。新政......新政起初確實是為了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可後來卻演變成文官打擊武官最有利的武器。江南甄家便首當其衝!”

“我不想做第二個李清照。”林黛玉難過的說道。

“不會的,你不是她,你是林黛玉。”王攸眸子中露出堅定的神色,摸著妻子的臉斬釘截鐵的說道,“我也不是趙明誠。”

......

過了端午,很快便到了五月初十這一天。

最終林黛玉選擇和兒子王霖以及婆婆石夫人留守洛陽,為了照顧夫君日常起居和滿足探春回家探親的心願,她讓探春代替自己隨著王攸一併進京。

對此,王攸又是歉疚又是心酸。

“夫君,你若是食言的話,我就是死了魂也會去找你。”林黛玉附在王攸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竟穿越成蔡邕兒子?

柴宗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