泱上雲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十七回二王,紅樓之韶光如夢,泱上雲逐,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大明宮,丹鳳門前,二王並峙。

忠順王爺自知今日之事難以善了,非你死我亡不能結束,又心想北靜王爺既然敢冒天下之大不韙發動兵變,那自然是早就做好了萬全之策,文武百官之中少不得有投誠向背者,若非如此,對方如何進得了京城的大門。

“當真該殺!”忠順王爺一邊暗罵,一邊懊悔自己當初未曾聽從底下人的建議早做打算,總想著先以社稷安穩為主,不然也不會弄成如今這般田地。再看那水溶眉宇間狂傲的神色以及成竹在胸的模樣,一人一馬便敢橫亙在這丹鳳門前,想來天子已經落入他的手中,至於眼下遲遲不動手,是在等一個足以決定勝負的訊息。

忠順王爺拊心攢眉,“究竟是什麼樣的訊息能決定這場勝負呢?”倏然,他的心猛地一緊,渾身的血倒湧上來,臉色也變得通紅,轉臉看向蔣長史,問道:“王文泱呢?”

蔣長史一愣,他若明若暗的領悟到自家王爺問及王攸的真意,只是面對當下這種緊要關頭,他人之生死永遠比不得自身之性命來的重要,於是隱晦的答道:“王爺,陛下那兒......”

忠順王爺睃著眼惡狠狠地盯了長史官一眼,壓著嗓門咬牙啐道:“廢物!你看不出來咱們落了下乘嗎?”

蔣長史苦澀一笑,他哪裡是看不出來,但若說大勢已去,那還未時過早。望著那單槍匹馬,猶如天神下凡一般的北靜王爺,他嚥了口唾沫,剛想開口,卻聽自家王爺低聲道:“你可知丹鳳門後有多少控弦之士?如此緊要關頭,難道人家會給咱們唱一出空城計?”

“王爺,那咱們當真要坐以待斃?”蔣長史著急道。

“不是坐以待斃,而是靜觀其變。”忠順王自覺事出反常必有妖,倘或兩人易地而處,他在手握天子,且局面佔優的情況下,勢必會下令動手。有道是“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只要將自己這個政敵徹底消滅,那麼後續的一切全憑心意,真正意義上做到政由己出,於是他強壓下心頭的不安,緩緩起身,背靠著世宗皇帝的梓宮對水溶高聲說道:“北靜王爺既然是奉旨討賊,以清君側,為何還不動手?”

眾人大驚,就連一側的蔣長史也被嚇得面色慘白,不是說好的靜觀其變,怎突然變卦讓人家提刀來殺的道理。

“王...王...王爺......”蔣長史磕絆著說道,生怕那丹鳳門後衝出來一群死士,反觀忠順王卻是仰天長笑,“水溶,本王的大好頭顱就在這兒,莫非本王不是你口中的賊?不是那君王之側?動手啊!哈哈哈......”

忠順王爺好似瘋魔一般,渾厚的聲音響徹整條大街。

“你不敢動手!”忠順王爺笑聲一收,立馬嘲諷起來,“本王乃世宗皇帝陛下加封的攝政王,有匡扶當今聖上之責,更有為當今聖上鋤奸之任。若本王當真是你口中的賊又或者是那立於君王之側的奸佞之臣,又何須等到今日?今日乘世宗皇帝陛下御風西去之時,爾興兵作亂,圖謀不軌,戕害蒼生......”

未等忠順王把話說完,只聽得一聲尖銳的銃鳴響起,隨後血肉迸射。

蔣長史一個箭步衝向忠順王爺,卻被後者一腳給踹了下來,只因那聲銃鳴並非由面前的丹鳳門發出,而是來自身後,至於那迸射的血肉則是出自北靜王座下的馬兒。

北靜王同樣被嚇了一大跳,倘若剛才那火銃對準的不是馬,而是自己的腦袋,豈不是功虧一簣。也正是這一聲突如其來的銃鳴,丹鳳門後頓時湧出一大群將士出來,他們手持盾牌將北靜王爺死死的保護起來,不僅如此,城頭上的垛口後也站滿了弓箭手,正張弓搭箭瞄準忠順王爺一行人。

“歘!歘!歘!”

馬刺佩刀聲整齊劃一,站在城頭上的弓箭手們站得高看得遠,自是遠遠瞧見自四面八方湧來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竟穿越成蔡邕兒子?

柴宗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