泱上雲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後記-蕙質蘭心,紅樓之韶光如夢,泱上雲逐,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曲曲折折繞過聽雨長廊,來到一方院落,這院子名喚流觴。
曲水流觴,別具一格。
照顧寶釵日常起居的是兩個小丫頭,小丫頭們雖不認得林黛玉,但瞧見她形容風流,舉止不俗,一人進院稟報,另一人則是上前請安行禮。
林黛玉見小丫頭面生,一時反倒不好開口說明來意,好在身後的紫鵑與小丫頭講明林黛玉的身份以及和薛寶釵的關係。
“不知奶奶親臨,請奶奶恕罪。”小丫頭一臉驚慌,急忙跪下磕頭認錯。
林黛玉不解,只聽小丫頭解釋道:“奴婢是主子買進府裡來的,後被安排到這邊伺候裡頭的奶奶。”
紫鵑聽著這話略帶歧義,怕黛玉誤會,當下便訓斥道:“什麼裡頭奶奶,外頭奶奶。既是主子買來的丫頭,難道就沒有教引嬤嬤教導你們嗎?”小丫頭被一通數落,急的眼淚都掉了下來,哽咽道:“聽人說,主子是從北面來的,且又受了傷......”
林黛玉眉頭緊皺著正聽著,只見從院子裡走出一人來,恰是香菱。
香菱見到黛玉的剎那,是又驚又喜,顧不得那小丫頭自說自話,立刻將林黛玉和紫鵑引進院子。院牆下,種著幾株薔薇,含苞待放,小院整潔雅緻,足見其主人的品性。
“林姑娘,我家姑娘在屋裡等候。”
“好。”林黛玉徑自跨過門檻,進了屋。至於隨行而來的紫鵑並未跟進去,而是與香菱攀談起來。
屋內,一面書法屏風將房間隔成內外兩個部分,薛寶釵正在內室伏案寫字,後窗的光線透入,將她的影子映在屏風之上,影影綽綽,溫和的聲音傳出:“妹妹快些進來坐吧。”
林黛玉掃了一眼屏風上的書法,出自謝安石的《與王胡之詩》,聽聞寶釵傳喚,當即繞過圍屏。
薛寶釵見她進來,含笑招呼,又指了指書案對面的一張鋪了繡墊的椅子,想請黛玉坐下,話未出口,卻臨時改了主意。
林黛玉定神的看著寶釵,雖眉目宛然,但似乎和印象裡的寶姐姐對不上,如今的寶釵稱不得珠圓玉潤,而是高挑細瘦,瘦的那張本該面若銀盆的臉部輪廓竟稍顯生硬,甚至添了許多疲態。
想到夫君口中說的薛家發生的那些事,還有寶玉的那封休書,林黛玉不知不覺間竟紅了眼,強忍著眼淚道:“姐姐成了這幅模樣,真叫人心疼。”
薛寶釵微笑道:“人總是會變的,我瞧你也不似從前那般病懨懨的。”
兩人互相注視著,林黛玉眼神純澈,神情傷感,欲言又止,薛寶釵深切的悲哀掩藏在心底最深處,表面卻似從容淡定。雖然憔悴,但勝在眸光清亮有神。
林黛玉開口道:“今日過來,只為探望一下寶姐姐。”
薛寶釵含笑道:“本該我去探望妹妹才是,但念著妹妹死而復生,攸兄弟必是高興非常,你夫妻二人少不得有話要說,不敢打擾。至於攸兄弟......”
林黛玉搖頭道:“夫君把姐姐的事與我都說了,我並未心生誤會,相反感謝姐姐對夫君的照顧,一如當年你我之間的約定。”
薛寶釵聽林黛玉提起當年的約定,莞爾一笑,“當年你我說的不過是玩笑話,妹妹即便當真,也是被時勢撲朔所迫,做不得數。這人非草木,孰能無情,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往昔的事莫要再提的好。”
林黛玉見她把話堵死,也不忍再去揭寶釵傷疤,就好似她說的那般,一切人事皆是被時勢所迫。
感受到林黛玉的侷促,薛寶釵目光越過林黛玉的頭頂,悠遠深長,彷彿看到了熊熊戰火,刀劈斧砍,滿目瘡痍著給林黛玉講了一個故事。
與此同時,院子裡的石凳上,香菱也在給紫鵑講著相同場景的一個故事。
那一天,號角爭鳴過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