泱上雲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八十回燼(上),紅樓之韶光如夢,泱上雲逐,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日乃是二月二十二,因京中數日沒了訊息,石夫人心中也是難安。她本不是信佛善道之人,隻眼下愁眉難展,胸臆難舒,不免動了去寺院燒香祈福的心思。
這一來求個安心順遂,二來請菩薩佛祖保佑兒子王攸無礙,孫子王霖安康,三來也算是領著兒媳黛玉出門散散心,總呆在家裡太悶了。
石夫人首選便是洛陽的白馬寺,這白馬寺始建於東漢,到了本朝,更是幾經修繕,哪怕是世宗一朝,也沒有因天子喜愛修玄問道而斷了香火,故而前來求神拜佛的信徒不計其數,乃是名副其實的天下第一寺。
燒香祈福後,婆媳二人自白馬寺山門而出,上了轎子,準備回家。
林黛玉取下白色帷帽,用紫鵑遞來的帕子擦了擦額頭上的汗珠,微微喘息過後,才將浮動的心平靜下來,正準備接過紫鵑遞來的水時,前頭傳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
“籲!”一聲吃痛的馬咴聲,馬兒前蹄揚起又重重落下。
馬背上,一道矯健的身影跳了下來,然後匆匆步至石夫人轎前,隔著轎簾說了幾句話,順便又遞上了一封書信。
伺候太太的疏影接過書信,從簾子的縫隙中投了進去。
“起轎!”石夫人聲音中夾著冷意,命左右起轎,朝著家的方向趕去。
拐彎至大街上時,疏影放緩腳步,朝著林黛玉所在的轎子靠了過來,紫鵑識趣的讓開身形,只聽疏影對林黛玉回稟道:“奶奶,太太讓奴婢過來和您說一聲,三姨娘回來了。”
“三姨娘?”林黛玉一開始沒回過神來,只當是王家老爺的哪個妾室過來投奔,便輕嗯了一聲,直到紫鵑提醒那三姨娘是三姑娘探春,林黛玉猛地打起簾子,一臉驚喜的看著疏影,“當真?”
疏影雖早有準備,但仍被嚇了一跳,忙說:“適才山門前,太太便收到了書信,其中言明三姨娘今日未時一刻少許到的洛陽碼頭,同行的還有......”
“夫君也回來了?”林黛玉美眸中噙著淚花。
紫鵑也是在旁打趣道:“這下好了,總算是一家團聚了。”周圍的幾個丫頭小廝也都面露興奮,可疏影接下來的話卻是當頭破了一盆冷水,“奶奶誤會了,回來的是三姨娘和鳳姑奶奶,大爺並未歸來。”說著,又把太太此刻的心情道了出來,目的也是想讓林黛玉去調和一番。
林黛玉雖有些失望,但本著盡孝,她有責任和義務去紓解石夫人的糟糕心情。
婆媳二人回到府上時,只見大門洞開,王熙鳳與探春及一眾丫鬟皆站在滴水簷下迎接,石夫人的轎子最是明顯,一品誥命乃是八人所抬的,轎子穩當的落下後,王熙鳳親自跑上前打簾,又行禮請安,只是往日談笑風生的她此刻卻是一臉愁容,哀慼的喚了一聲“嬸孃”。
石夫人知道賈家的變故,原本心中的疑竇和顧慮隨著王熙鳳這一聲悲呼當即去了大半。
“嬸孃!侄女我......”王熙鳳絲毫不顧體面,當即跪倒在地,痛哭流涕道:“我沒臉來見您呀!”
石夫人對左右婆子使了個眼色,後者幾個忙攙扶起王熙鳳,朝著內宅的方向架去,至於探春,石夫人只是瞥了一眼,連句寬慰的話都沒說,便徑自去了。
少時,林黛玉也落了轎。
看見探春的一瞬間,林黛玉還是頗為高興的,至少她能從前者口中得知王攸在京中的境況。可當她褰裙上前時,卻發現了探春手上纏著的白色繃帶,未待詢問,探春嗚咽的撲到黛玉懷中,哭訴道:“老太太她......還有太太......”
林黛玉也被勾起傷心事,哭了一會兒後,念在她舟車勞頓,便讓紫鵑親自扶探春去自己屋裡歇息,而她則是直奔石夫人正屋。
此時的壽華堂內,一片嚎啕。
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