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必勿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86章 一些小分支,超級工業黑科技系統,無必勿增,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隨著發動機對加工精度要求越來越高,能夠滿足要求的員工也變得越來越少,這是一件讓李樹苦惱的事情,目前數控機床的操作雖然已經足夠人性化,不過依舊要具備相當的專業水平。
目前六分部遴選出來的十三人就算給他們兩倍積分,也不可能讓他們二十四小時生產,所以現在看下來,高功率發動機產量要低不少,僅僅能剛好滿足需求,如果未來產量擴大,那肯定不行。
李樹聽得出,這些員工雖已經很努力在學,不過這些員工大都是前機械廠改制之後轉任的,文化水品層次不齊,這就是短板所在。
未來發動機產線還要繼續擴大,如果繼續這麼下去顯然不行,必須要引入大專乃至本科以上學歷的大學生來了。
尷尬的是,九十年代的本科大學生,那是天之驕子,就算有高薪吸引,也不一定能吸引他們來。
之前李樹讓江南省幫著發的英雄帖,效果一開始還不錯,也有大學生願意來,不過始終不太多,他們更願意去體制內,甚至自己創業當老闆也行。
看來,是時候讓教育部幫幫忙,轉變一下大學生們的就業觀念了。
技工也能闖出一片天,而不是低人一等。
在確定了給教育部和日報的建議,並形成文章之後,李樹這才把注意力轉向了發動機的生產上。
其實高功率發動機的構造幾乎和低功率差不多,關鍵在於結構件的強化和發動機結構件的強化和發動機控制程式的設定。
高功率發動機不但在缸體上材料不動,而且在活塞、連桿、曲軸上都要用新的材料,而且在噴油時機、缸內壓力、EcU調教上,都有很多差異,需要在不斷的試驗中調教,在某種程度上達到了定製,所以在量產上難度要大不少。
李樹不斷透過透視檢視著每個部件,指出問題,並讓員工們改進手法,提高熟練度。
在指導員工們完善各種技術細節,最佳化各個生產流程的過程中發現,這十三個員工表現得很不錯,看得出,他們很喜歡發動機和車,這大概也是他們能夠鶴立雞群的原因。
三個小時的漫長等待之後,第一臺試量產的高功率1.8tLdcR-9終於下線。
後續的測試過程全部透過,之後,這臺試量產的發動機開始進行耐用性測試,二十四小時不間斷開機執行。
現在進行試量產的發動機,李樹有兩方面考慮,一方面滿足三大民營車企更高階車型和下一代新車的需求,除此之外,更高層次的特製2.0t渦輪增壓LdcR-9要滿足拉力賽車的需求。
車企的發展不僅僅要接地氣,還要勇闖賽車的高峰,這樣才能在高階賽事中挖掘內燃機發動機的極限,同時在賽事中和那些優秀車企一教高下,刺激發動機的改進和研發。
除了拉力賽,李樹還給尖端賽事F1留了餘地,三大民營車企,在李樹的計劃裡都要參加F1賽,那是提升國際車界影響力的必由之路。
在六分部總經歷辦公室坐下,李樹道:“董經理,乾的不錯,下個月開始你獲得1.5倍的貢獻值。”
之前總是神情嚴肅的董明成,第一次露出微笑,作為振藍利潤擔當的六分部,看起來是當紅炸子雞,然而產線上很多事情都盯得很近,既要確保良品率,又要保證產量,壓力其實相當大。
董明成對著李樹說了一番奉承的話之後,開始說目前六分部的難處。
目前六分部的環保排放問題一直很棘手,處理汙染物有很多繁瑣的事情要做,熔鑄鍋爐的煙霧排放、銑削車間的廢液排放,都需要專人進行處理,用的經費相當大,雖說六分部是利潤擔當,不過這些經費擠佔了一部分利潤空間,不免讓人心疼。
董明成建議能不能降低一些標準,按照國家排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