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勘測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8章 “季懷憂”,指道為魔,修仙勘測員,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凝結陰神的瞬間,季懷憂的心神就見到了一種莫名景象。
他彷彿來到了一處無邊大海上,身處一座孤島之上。
大海是蔚藍色的,而季懷憂所在的島嶼則是一座純白色的冰山,微微泛著藍光。
這裡就是季懷憂的識海,又被稱之為祖竅,或是乾宮。在季懷憂的認知裡,他更習慣“識海”一詞,故而呈現出這般景象。
又因季懷憂對前世的“冰山理論”頗為篤信,於是季懷憂的意識也被具現化為識海中的冰山。
識海之中的大海,即是季懷憂從外部世界接收到的只覺內容,這片大海無邊無際,便如人們能夠接收到的資訊無窮無盡一般。
而識海中的冰山,則是季懷憂的意識知覺,冰山浮在海面上的部分是意識,躲在海面下的則是潛意識。
人在降生之初,只有對自身的知覺本能,無非冷暖飢飽而已,這也就是道書中所說的“魄”,而隨著魄的壯大、年紀見長,魄的功用也就越發明顯,除了基礎的冷暖飢飽等感知,也就是“識”。
歲月流逝,“識”再壯大,就有了道書中稱之為“識神”的存在,明瞭“物我之分”,就知道什麼是“我”,什麼是“物”,認識到了包括父母在內的各種事物。
有了“我”,有了“物”,於是就有了“我想要”。那個“我”就是識神,想要的東西就是“物”。
想要的東西或是得到或是失去,不想要的東西或是將近或是到來,在與天地萬物的互動之中,就有了七情六慾,也就有了得失之心,即是“欲神”。
至此,識神也好,欲神也好,究其根本,都構建於“魄”之上,故而前人或曰:一切好色動氣,皆魄之所為,即識神也。
既然魄是好色動氣這些後天的象徵,那麼誰是先天?自然是魂。
按照《太乙金華宗旨》所說,一靈真性,既落乾宮,便分魂魄。魂在天心,陽也,輕清之氣也,此自太虛得來,與元始同形。魄,陰也,沉濁之氣也,附於有形之凡體。
既然如此,修行的要旨自然就是“煉盡陰滓,以返純乾,消陰制魄,回光全魂”。
凝結陰神就是要“回光全魂”,再輔以“煉盡陰滓”,自然陰盡陽純,也就成了純陽之神,按此世的說法,屬於蛻真煉虛一重境。
季懷憂凝結陰神時所感知到的元靈性光,也就是與識神、欲神二者並舉的元神。
元神以性光照射識神,鍛鍊識神,斷除妄念,即是陰神。
當季懷憂成就陰神時,他也見到識海之中的冰山轟然解體,冰山理論不是最直觀反映季懷憂心境的理論了,相比較而言,識海之中,陰神高懸才是。
也正是冰山解體之後,季懷憂才發現那冰山並不是純然潔白,微微泛著藍光。在冰山沉於海面下的部分裡,竟然有著黑色的部分。
冰山解體融化後,黑色與白色在海面上交匯,形成一道沒有魚眼的陰陽圖。
陰陽魚的中間,則緩緩升起一道人影,那道人影越升越高,很快與季懷憂的陰神平行。
季懷憂也看清了那人的臉,赫然與自己一模一樣。
他如同在照著鏡子,自己皺眉,那人也皺眉,連皺眉的幅度也一模一樣。
“你是誰?”
“我是季懷憂。”
“……”
沉默了片刻,季懷憂對面那人緩緩開口道:“我是季懷憂。‘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的懷憂。”
這話一說,季懷憂目光一凜,意識到了這個同樣自稱“季懷憂”,又從他的識海中誕生的人物是誰。
他也是季懷憂,不過是那個周虛界中誕生、善德觀中成長的季懷憂。
“你沒有死嗎?”
“我已經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