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佳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8頁,嬌娘春閨,笑佳人,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張老頭不在家,提到張福的死,他兒子當年還小沒有印象,楊氏雖然看到趙宴平有些拘謹,但也老老實實的,問什麼答什麼,說的與案發當年的陳述差不多,說張福愛喝酒,有時候經常出去一兩日才回來,她與公公都習慣了,直到府衙發現一具燒焦的屍體讓家裡有人失蹤的百姓去辨認,公公去瞧了,才認出張福後背一塊兒因為挨著地面沒有燒到的衣裳。

不知是時間過去太久還是如何,楊氏只是低聲敘述,並無悲傷之意。

趙宴平讓戴昌留下等張老頭回來,他走出張家,沿著這條街走了一圈,見到一位老者,便停下來,向老者打聽張福的為人。

荊州百姓幾乎人人都知道焚屍案,得知又有京官來查了,老者激動地說了很多。張福沒啥出息,一喝醉酒就喜歡打媳婦,親娘就是勸架時被他失手推死的,楊氏老實巴交受了不少委屈,張福剛死的時候,官府還懷疑過是楊氏所為,但楊氏一直在家裡帶孩子,孃家人也都有沒出城的證據。等後來發現其他焚屍案時,楊氏才徹底洗刷了嫌疑。

趙宴平皺眉,府城的卷宗裡並沒有提及張福有毆打妻子的劣習。

又找其他街坊問了問,幾乎都是同樣的說法,趙宴平單獨去了第二家。

第二個死者是個老太太,夫家姓曹,死時五十出頭,因為遺落了一隻荷包得以確認身份。如今老太太的老伴已經死了,家裡有三個兒子、三個兒媳婦,皆是兒女雙全。按照曹家三個兒子的說法,老太太從未與人結過仇,不知為何會遭此橫禍。兒子當然不會說親孃的不對,趙宴平問三個兒媳婦,三個兒媳婦也都是一模一樣的說法。

趙宴平見老太太的兩個孫子都十五六歲了,一個孫女也有十三歲,便將三個孩子單獨叫到院子裡問話,讓他們回憶老太太可得罪過誰,或是可能做過什麼招人怨恨的事。

曹家大孫子、二孫子都說沒有,十三歲的孫女芳姐兒似乎想到什麼,卻欲言又止。

趙宴平便讓曹家兩個孫子也回屋裡去,他循循善誘地鼓勵芳姐兒。

芳姐兒見他俊朗又溫和,這才捏著裙擺道:「祖母偏心,家裡有肉只許爹爹叔伯哥哥弟弟們吃,不許我們女的吃,她還喜歡罵我三嬸,那時候三嬸一直生不出孩子,祖母天天搗鼓各種偏方讓三嬸吃,好幾次三嬸都被她訓哭了。」

趙宴平看眼曹家的屋子。

芳姐兒似乎知道他在看什麼,道:「我堂弟堂妹都是祖母死了後才生的。」

趙宴平若有所思。

芳姐兒見他又看向屋裡,連忙求他:「大人你別去問我三嬸,誰都別問了,不然我爹我娘知道我亂說,肯定會打我!」

小姑娘求得可憐,趙宴平應了,離開曹家後再去找這邊的街坊求證,很快也得到了了證實。

趙宴平又去了第三個受害人的家中。

第三個被焚屍的男孩死時才十一歲,乃家中的獨子,父親鄭勇四十六了,因為常年編織藤蓆腰背略顯佝僂,鬢髮也染了一層灰白。他的妻子梁氏在兒子死後就改嫁去了外地,再也沒有回來過。卷宗上還說,鄭勇曾經因盜竊進過大牢,出獄後娶妻倪氏,成親多年都無子,倪氏不堪被鄭勇毆打,跳河自盡。後來鄭勇又娶了梁氏,終於生了兒子,鄭勇大喜,自此痛改前非,再不與人為惡,他兒子也不曾得罪過什麼人。

大人們都有可能結仇,只有十一歲的孩子難以招致焚屍的仇恨,府衙後來將鄭家的情況寫得如此詳細,便是想證明兇手完全是在隨意殺人,與三個受害百姓毫無關係且已招供的魏志誠便是真兇無疑。

根據卷宗,本來這三起案子在趙宴平眼中都沒有特別值得在意的地方,在得知第一個受害人張福生前有毆打妻子的惡習,在得知第二個受害的老太太曾經刻薄過生不出孩子的兒媳之後,鄭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炮灰攻只想種田

蘿蔔精

半世浮華

孟無為

臥底師妹每天都想反水

桃久枝

(系統)退散吧,灰姑娘

顧楚

她冷漠又撩人

依存體質

穿進豪門,海洋考古女博士贏麻了

瑗靈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