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7節,桃李滿宮堂,木蘭竹,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不不,咱們不貪汙不受賄,要來點有用的東西。
然後在凌蔚連番“折磨”之下,他終於掏到了好東西——羊毛加工以及呢絨、絨線等的紡織方法,還購得了一批歐洲的綿羊。
什麼品種不知道,但是一摸那綿羊身上的毛皮,就知道比晏朝本地的綿羊的毛品質要好。
“這就是瑾堂說過的,不用剝皮,每年剪毛,就能做衣服穿?”黎膺還記得凌蔚的話,本以為那是華國才有的技術,凌蔚不記得,晏朝估計也就得不到了,沒想到那什麼歐羅巴也有這種技術,讓黎膺對那遙遠的據說很落後的國度產生了好奇。
“我曾經見過大食商人賣的地毯,就那麼小一塊,要換一千貫錢。”胡晨也不由唏噓,“本以為是從晏朝沒有的作物織出來的布,沒想到是羊的毛?原來只是羊的毛也能做衣服?”
凌蔚又擼了一把綿羊軟軟的背部,毛衣啊毛衣,這可比披著動物皮舒服多了。那什麼皮衣裘衣,果然只是用來裝逼炫富的,穿在身上,還不如羊毛衫來的舒服呢。
“只是用羊毛的話,可比毛皮便宜的多。”黎膺也有了些笑意,“瑾堂之前所說的白疊子已經做成了布和棉衣,開始發給將士,比麻布保暖性好了太多。如果羊毛可以紡織的話,軍屯中也可以在種植之餘放養這種羊。”
“可惜我不記得華國的紡織機長什麼樣。”凌蔚嘆氣。他倒是記得歷史書上那張珍妮紡紗機的圖片,但是照著圖片,也不可能做出紡織機來啊。只能寄希望咱晏朝的勞動人民充分發揮出他們的聰明才智,來改造這個紡織質量和效率都不咋地的紡織機了。
“這種事交給工匠就好。”胡晨表示,這次他人帶的可多,人才大大的有,不用擔心。
他們這次來甘州,還帶了從天竺“買”來的棉花種子。皇莊裡的棉花已經變成了棉布棉毯和棉衣,胡晨對棉花是很放心的。只是新的作物,無論是糧食還是棉花,在京城附近推廣,阻力都很大。
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新事物的。特別是中原現在不缺糧食,傳統的糧食和麻布能夠讓百姓們吃飽穿暖,他們不會願意冒險。
第五十六章 豐收
不但百姓不願意冒險,朝中一些大臣,也難以接受外來事物。
一些文臣總認為晏朝就是正統,一切外來物品都是不應該推廣的,是蠻夷的象徵。連哪個大人外出的掛了個外國的飾品,都會被他們彈劾。
對於這種人,只能用“大義”來堵他們的嘴。
胡晨早就聽說甘州雖然乾旱,但是河水豐富,一直以來是河西走廊上的產糧大區。而甘州離京城較遠,又是剛剛安定,那些朝中的老夫子們還不會關注到這裡。
待這裡的糧食豐收了,棉衣和毛衣也做出來了,取得了效果了,就可以用“民生”這頂大帽子來讓那些老夫子住嘴了。
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管仲的治國思想被孔子孟子兩位聖人大加讚揚,孔子曾經說過,“微管仲,吾披髮左衽已!”。孟子更是詳細的敘述了,“是故明君制民之產,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凶年免於死亡。然後驅而之善,故民之從之也輕。今也制民之產,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苦,凶年不免於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贍,奚暇治禮義哉?”。
這政治書上寫的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咱老祖宗就已經明白了。
所以這些學孔孟之道的老夫子們,怎麼能不聽孔孟之言呢?
……勞動人民的智慧果然是無窮的。
凌蔚透過大食商人找來了外國的紡織工匠和紡織機器,教會了大晏的匠人處理加工羊毛。然後大晏的匠人很快就經過集思廣益,改良了紡織機,紡出了更好的羊毛線。
凌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